在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57岁的电气高级技师肖国伟已在一线默默耕耘三十余载。他如同一颗坚固的螺丝钉,用自己的专注与坚守,牢牢守护着企业的能源保供系统。从初出茅庐的普通值班员,成长为如今的技术专家,肖国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的内涵。
传艺授道育新人
“设备参数不仅要记在本子上,更要刻在脑子里。”肖国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教导青年职工。近年来,车间技术骨干陆续退休,面对人才断层的压力,肖国伟主动挑起传帮带的大梁。
他结合实际,通过专题授课、职工大讲堂、现场操作讲解等多种方式强化培训,现场指导加上现场实践,为车间运行人员的成长全力保驾护航。
“导师带徒”的培训工作,是肖国伟最忙碌也最充实的时候。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手把手”地教年轻人接线、排查故障。每一个操作步骤,他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每一个注意事项,都反复叮嘱。遇到复杂的问题,他会停下来,耐心地分析原理,直到徒弟们完全理解。在他组织的技术研讨中,也是大家汲取知识的宝贵时刻。肖国伟引导徒弟们从锅炉水位计监控到消防水池控制,对每个系统进行深入剖析。他鼓励年轻人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帮助新人快速积累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攻坚克难保运行
“电气操作不允许一点差错。”这是肖国伟的工作准则。在他眼中,每一台设备都如同一件精密的艺术品,需要像呵护孩子般精心照料,只有摸清设备的“脾气”,才能保障其稳定运行。因此,每次机组启停前,他都要反复检查关键设备。在一次开机检查前,他发现锅炉送风机电机转速变送器损坏,及时排查处理后保障了机组安全投入运行。
锅炉房的四台锅炉是车间的“心脏”,而电气系统就是维持心跳的“神经”。肖国伟全程参与了这些锅炉的低氮改造项目,从试运行调试,到机组投运后的一系列锅炉电气线路改造调试,以及电气运行管理,他都亲力亲为。每一次机组启停,他都全神贯注,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有力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肖国伟积极主导技术创新。他先后完成了20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锅炉水位计远程监控画面的抗干扰装置》等2个项目荣获郑州市“五小创新成果二等奖”。他提出的锅炉排烟阀限位指示提醒装置、锅炉火焰检测报警装置等多个创新方案,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在一线
“党员就要带头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肖国伟时刻牢记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践行党员示范行动。
在车间“有效降低锅炉电导率”重点项目攻坚中,肖国伟作为攻坚小组主要成员,积极参与调研分析和交流研讨。他深入研究锅炉系统水质,在共性、基础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剖析关键问题。通过对锅炉给水进行反复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他组织开展了多次锅炉给水技术研讨会。最终,经反复论证,判断出是锅炉纯水掺兑比例不均匀影响了电导率,并提出了使掺兑比例保持均匀的方案。
该方案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锅炉电导率顺利达到技术标准,为企业节约了不菲的费用。
平凡岗位守初心
三十多年来,肖国伟见证了车间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如今,他带过的徒弟有的已经成为车间骨干,但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工作态度。
“技术永远学不完。”尽管已经57岁,肖国伟仍然坚持学习新技术。每次设备升级改造,他都会认真研究新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问及工作心得,肖国伟说:“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位老电工的职业坚守。
三十多年来,他凭借对事业的责任感,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普通岗位上的责任担当,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着自己最美的年华,成为了车间众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职工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刘杨 张百根)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