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中国干眼治疗药物五年筑梦路——0.05%环孢素滴眼液(Ⅱ)革新干眼诊疗新格局

2025年04月21日 19:02:06

2025年4月10日,万众瞩目的第四届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会议(4th Eye Health Journey Conference, EC)在上海拉开帷幕。大会以“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为主题,汇聚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眼科领域全球知名的权威专家,聚焦当下眼科患者人群最大的两大领域近视防控与干眼诊疗,构建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对话平台,凝聚最前沿学术共识,并在推动和落实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恰逢中国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上市五周年。兴齐眼药特邀诸多眼科领域大咖,重磅推出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上市五周年仪式,回首中国眼科创新药辉煌来路,携手见证精彩时刻。


五年荣耀领航,滋润护眼担当

图片1.png

据了解,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作为国内首款治疗干眼的环孢素眼用制剂,于2020年正式上市。上市五年来,兹润凭借疗效与安全性成为患者信赖的明星产品,推动中国干眼治疗发展。此次上市五周年启动仪式,主办方特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邹海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龚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晓瑛教授、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Liu Yuchi教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军教授、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曾庆延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凤妍教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立军教授、兴齐眼药副总经理、研发总监杨强博士共同见证这一精彩时刻。

仪式伊始,与会嘉宾共同回顾了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的创新历程。产品自2002年启动临床研究,历经十八载,2020年6月,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正式在国内获批上市。2021年12月,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降低干眼患者的用药负担,惠及更多患者,为我国干眼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基于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产品原创工艺,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也取得了眼科领域多项殊荣。2023年兹润登顶中国医院干眼药物销售榜首,2024年荣膺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在2024年11月第十届全国干眼学术大会上,“国产0.05%环孢霉素滴眼液(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获批上市”作为唯一的药物创新成果事件,入选中国干眼发展25周年暨中国眼表与泪液领域十大标志性事件。

随后,杨强博士在报告中,探讨了眼科药物研发的精准突破与创新实践。他指出,环孢素在干眼治疗领域应用逾三十载,其作为干眼治疗活性成分的制剂开发始终面临重大技术挑战,核心问题在于该分子水溶性极低导致制剂成型困难。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采用兴齐眼药Ailic-Tech专利技术制作的纳米微乳剂,与传统制剂相比,具有澄清透明、热力学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为患者的长期使用,带来更好的体验。Ⅲ期临床研究显示,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7天起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溶剂组,3个月总有效率达70.6%,且患者耐受性良好。Ⅳ期临床研究显示,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6个月后干眼程度减轻的患者比例为54.2%,总体不良反应率仅7.4%。

杨强博士表示,兴齐眼药以小浓度产生大变革,精准突破眼科药物研发,通过严谨的药学研发、非临床安全性验证及创新的临床试验设计,成功推出首个干眼创新药物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并持续拓展新浓度产品研发。未来,企业将依托新建研发中心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产品管线,深化药物布局,强化科技创新与临床转化能力,携手医疗界构建眼健康生态体系,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引领眼科医疗高质量发展。

图片2.png


三国专家权威聚首,洞见干眼全新未来

图片3.png

在大会干眼论坛环节,汇聚了来自中美新三国的顶级眼科专家,会议内容涵盖干眼免疫学研究进展、干眼诊疗国际经验、0.05%环孢素滴眼液(Ⅱ)Ⅳ期临床研究解析解读,旨在从临床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干眼诊疗的新思路和新进展,推动眼健康领域的持续发展。

Victor Perez教授:眼表疾病与干眼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图片4.png

美国巴斯科姆帕尔默眼科研究所Victor Perez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了T细胞在干眼病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干眼本质为炎症驱动的眼表稳态失衡性疾病,不仅涉及泪膜不稳定与神经感觉异常,更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实,骨髓移植诱导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中,供体T细胞向眼表迁移导致杯状细胞减少及睑板腺功能障碍,其病理特征与人类慢性干眼高度相似,提示T细胞通过介导免疫反应引发眼表损伤。此外,80%患者泪液中MMP-9炎症标志物显著升高,提示先天免疫向获得性免疫转变的慢性化过程。

基于此,抗炎治疗成为关键策略。0.05%环孢素滴眼液作为首个靶向T细胞的局部免疫调节剂,在美国作为干眼的一线治疗药物被应用于临床。0.05%环孢素滴眼液通过抑制CD4+ T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释放,可有效抑制眼表炎症,显著改善泪膜稳定性及角膜修复,延缓疾病进展。

Joseph Tauber教授:炎症管理兼容长期价值,0.05%环孢素持续领跑全球干眼治疗成熟选择

图片5.png

哈佛大学医学院Joseph Tauber教授在干眼一线治疗之美国经验分享中强调了炎症调控的核心地位及0.05%环孢素滴眼液的长期临床价值。近年来,干眼全球患病率持续攀升,亚洲地区尤为突出(2019年东亚患病率16.7%-33.4%,2021年亚洲预估达42.8%)。美国2024年数据显示,5400万人存在干眼症状,但仅1700万人确诊,其中接受处方药治疗者不足200万人。近年来,干眼的病理机制与治疗策略发生了显著转变。传统观点认为干眼是单纯泪液分泌不足或年龄相关疾病,而最新研究揭示炎症是其核心驱动因素,同时神经功能异常和泪膜稳态失衡的反馈回路也参与发病。这一认知推动了治疗理念的革新,从“补充泪液”转向“多机制干预”。目前美国已批准7种干眼药物,其中0.05%环孢素滴眼液自获批以来,因其长期安全性和机制优势,成为干眼管理的首选,持续占据美国干眼处方榜首,占据超20年临床用药主导地位。

无论轻、中、重度或自身免疫相关干眼,早期启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炎症管理应如同灌溉花园,中断即倒退”。针对手术患者的高视觉期待,提出“干眼先行”策略:白内障屈光手术及激光矫正术前需系统评估泪膜稳定性、脂质代谢及免疫微环境。临床证据表明,0.05%环孢素滴眼液可同步调控角膜上皮修复、泪液渗透压及睑缘微生态,其安全性经长期验证,已成为围手术期标准化方案之一。

Liu Yu chi教授:亚洲干眼研究新进展,聚焦炎症机制与个性化治疗策略

图片6.png

Liu Yu chi教授指出,亚洲干眼管理正迈向精准化,早期抗炎干预与病因分层将成为未来临床实践的关键方向。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的研究显示,亚洲人群干眼患病率显著高于白种人(29%-36.5%),可能与睑板腺退化程度较高及眼表功能储备差异相关,而水样泪液缺乏并非主要致病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性别特异性风险因素突出:男性干眼与青光眼及自评健康关联,女性则与隐形眼镜佩戴、甲状腺疾病及白内障手术密切相关。研究强调,慢性亚临床炎症是干眼恶性循环的核心,表现为泪膜渗透压升高、神经感觉异常及眼表损伤。

Liu Yu chi教授提出“早期抗炎干预”理念,推荐0.05%环孢素滴眼液作为一线治疗,其可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阻断炎症通路,且安全性优于激素。临床数据显示,轻度干眼患者使用环孢素6-8周后,症状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显著改善,联合短期激素或人工泪液可加速疗效。应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结合环境调控与个性化用药,以突破干眼治疗瓶颈。

袁进教授:0.05%环孢素滴眼液革新干眼治疗策略,长效抗炎与安全性获多项研究力证

图片7.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袁进教授表示,干眼的核心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氧化应激作为重要诱因,通过激活DDIT4通路引发自噬障碍,促进角膜上皮细胞铁死亡,其特征为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及GPX4抗氧化系统抑制,进一步释放游离脂肪酸并加剧炎症。此外,焦亡途径的激活可推动炎症进入不可逆的负反馈循环。

环孢素滴眼液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阻断钙离子内流)、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还具有促分泌作用,刺激感觉神经、激活副交感神经,恢复结膜微血管功能。环孢素滴眼液的精准抗炎特性与长效安全性正重塑干眼治疗格局。

多中心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数据证实,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在干眼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与安全性,为精准抗炎治疗提供了新范式,新型纳米微乳剂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药物渗透性与患者舒适度,为长期管理奠定基础。

针对中重度干眼,“桥接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研究显示,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短期糖皮质激素(如0.5%氯替泼诺)可快速缓解症状,治疗14天时OSDI评分较联合人工泪液组显著降低(P<0.05)。另一项研究显示,环孢素滴眼液联合1%甲泼尼龙治疗2个月后,患者主观症状评分较单用环孢素滴眼液组显著降低(P=0.015),凸显协同抗炎优势。基于循证证据,《中国干眼临床诊疗指南》及欧洲专家共识推荐:轻中度干眼首选0.05%环孢素滴眼液单药治疗(每日2次,持续3-6个月),中重度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每日1-4次,2-4周)以快速控制炎症。

刘祖国教授:IV期临床研究证实0.05%环孢素滴眼液(Ⅱ)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图片8.png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分享了0.05%环孢素滴眼液(Ⅱ)IV期临床研究解读,评估了0.05%环孢素滴眼液(Ⅱ)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其可显著改善干眼症状与体征,且耐受性良好。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盲研究,覆盖全国44家研究中心,涉及1999例干眼患者,涵盖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视频终端(VDT)相关性、手术相关性及睡眠障碍相关性干眼等多个亚组,随访周期达24周。

研究显示,治疗24周后,54.2%患者的干眼严重程度实现逆转。与基线相比,眼干涩感评分(EDS)较基线下降40%(P<0.0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60.9%(P<0.0001),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延长40%(P<0.0001),37.2%患者FBUT提升>2s(P<0.0001),Schirmer I值提升15%(P<0.0001)。睑缘炎症评分显示,无炎症患者比例24周时增加16.8%,中重度炎症患者减少28.3%(P<0.0001)。各亚组疗效一致。

在安全性方面,药物相关眼部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眼痛(2.4%)和眼感觉异常(1.8%)发生率较低且均可耐受。严重不良事件(SAE)总体发生率为2.3%,均与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无关。中国干眼问卷评分显示,76.5%患者在24周时达到无不适感状态,提示患者耐受性随治疗时间显著提高。

研究证实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具有多维度修复功能:通过提升泪液分泌量、稳定泪膜及抑制睑缘炎症实现症状缓解。长期随访显示疗效持续稳定,提示其适用于干眼患者的长期管理。该研究为干眼治疗提供了高质量循证依据,未来需进一步探索48周疗效数据及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潜力。刘祖国强调,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快速起效、广谱适用和安全性优势,有望成为干眼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选择。


中国成就,全球共享

随着第四届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会议的圆满落幕,行业再次见证了眼科领域在干眼诊疗、近视防控等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的顶级眼科专家,共同探讨了干眼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为全球眼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兹润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作为国内首款干眼治疗性药物,不仅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上市五年来,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凭借卓越的疗效与安全性,成功登顶中国医院干眼药物销售榜首,并荣获多项殊荣。展望未来,以兴齐眼药为代表的中国眼科创新企业将继续深化药物布局,强化科技创新与临床转化能力,携手医疗界构建眼健康生态体系,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引领眼科医疗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朱兵
  • 环孢素
  • 眼表
  • 眼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