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的轰鸣声与建材市场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首奋斗的交响曲,来自湖南平江的李元根背着行囊走进北京时,未曾想到,这趟北漂之旅不仅成就了他的建材事业,更锻造了他敢闯敢拼的底色。七年后,这位曾经的建材商人以多重身份回归故里——他是家乡水果团购的拓荒者,是零售事业的革新者,更是困难学子的“暖心大哥”。他的故事,是一曲关于奋斗与反哺的双重奏鸣。
李元根整理商品陈列
北漂岁月:钢筋水泥浇筑的创业初心
北京,这座在霓虹与雾霾间沉浮的梦想之城,曾用钢筋丛林的冷硬棱角磋磨过无数追光者的羽翼,也以写字楼玻璃幕墙上跳动的机遇光斑,点燃过万千奋斗者眼中的星火。2011年,24岁的李元根来到北京,站在西直门立交桥的漩涡中央,脚下车流如银色长河奔涌不息,这个来自偏远山区的青年,第一次认真打量这座即将吞噬或成就他的城市——是老乡的一个电话,将他从老家的安稳工作拽进了大城市的建材江湖。
城中村的逼仄出租屋里,霉味混着窗外的煎饼香气钻进棉被。天未亮透,他就已经出门奔波。那些在地图上用红笔圈烂的建材市场,那些被保安拦在玻璃门外的写字楼,那些敲开后迎面而来的冷漠或不耐,都在他后背的汗渍里凝成盐霜。初来乍到的几个月,他白天在建材市场当搬运工,粗糙的麻袋磨破手掌,夜晚就蜷在地下室的硬板床,在灯光下啃读建筑材料专业书籍,潮气从墙根漫上来,在书页边缘留下暗黄的水痕。他像一株在混凝土裂缝里扎根的野草,用惊人的韧性吸收着养分。穿行长安街时,他会留意新楼盘外墙的石材纹理;蹲守工地时,会盯着搅拌机里的砂浆配比出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李元根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一次,一位客户有一个大型建筑项目需要采购大量建材,但对供应商的要求非常严格。李元根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沟通,详细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他多次前往生产厂家,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每一批建材都符合标准。经过反复沟通和努力,他终于拿下了这个项目。
七年后,李元根的建材公司早已从地下室的小团队发展成了专业团队,业务范围涵盖各类建筑材料的销售和配送。在北京的七年间,他凭借着敢闯敢拼的精神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建材行业的浪潮里,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这段北漂经历,不仅赋予他商业嗅觉,更锤炼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他曾这样感慨:“当眼界掠过更广阔的天地,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北漂岁月给予我的,是敢闯敢拼的勇气,更是持续学习、自我革新的成长自觉。”
归乡抉择:从水果团购到快乐“茄”友
2018年,思乡情切且看好家乡发展潜力的李元根,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彼时,电商还未兴起,他便敏锐地捕捉到水果团购的商机。“我发现,家乡优质的水果资源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往往贱卖甚至滞销。乡亲们蹲在村口等收购商压价,心里总不是滋味。而城市消费者对新鲜、健康的水果需求巨大,供需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带着北漂积累的资金与经验,李元根说干就干,他迅速组建团队,创立“子美优选”社区团购平台,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农业,整合果园资源,推出“从枝头到舌尖”的直供模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家乡果农的收入翻了番,也让城市消费者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新鲜水果。短短两年时间,他的水果团购业务便覆盖了周边多个市县,成为区域内的佼佼者,他在风口上种出希望果园。
店铺一隅
零售事业的拓展从未停歇。2019年,李元根经营的店铺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在深入研究零售市场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年轻消费群体蕴含的巨大潜力。他决定另辟蹊径,打通一条专属年轻市场的道路。“我们能提供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李元根深知,要吸引年轻人,必须打破传统零售店铺的刻板印象。他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品牌文化,参加烟草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考取初级侍茄师资格,成为一名精心养护产品的“高级茄客”。他将店铺打造成集产品销售、品鉴、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店内优雅的装潢、专业的养护设备、定期举办的“茄”友品鉴会,无不透露出他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传递其背后的故事,让年轻人感受到品牌文化的魅力。”李元根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店铺迅速成为年轻消费者的聚集地,将品鉴交流打造为时尚社交新体验。
向阳而生:反哺家乡的慈善长卷
从平江大山走出的创业者李元根,以商业智慧构筑零售版图的同时,用赤子情怀书写着反哺家乡的动人篇章。北京远见创新联盟是以平江籍在京乡友为主体的互助公益性组织,零售户李元根作为其核心成员,他将乡愁化作润泽乡邻的甘霖。
爱心捐赠
一方面,开展捐资助学工作,为寒门学子铺设求学坦途,助力孩子们“走出平江”。每年,李元根和联盟成员都会不辞辛劳地深入受助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与座谈,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进展,更悉心呵护他们的心理成长。通过设立奖学奖教金,激励师生奋勇向前;捐建图书馆,为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打造知识的宝库,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输送精神养分。另一方面,他们以拳拳爱心、满腔热心与深切关心,全方位支持平江学生成长成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众多平江学子在外面的世界站稳脚跟,有的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成为平江人的骄傲,真正实现了“进得来、留得下、出得彩”。
面对自然灾害,李元根展现出湘商的责任担当。2024年7月,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岳阳平江。他在简单整理好自己的店铺后,第一时间调配物资,组织志愿者团队深入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为受灾群众送去食品、药品等物资。为支援家乡灾后重建,李元根对接爱心企业为受灾学子捐款。不仅如此,李元根还积极对接“大爱平江”慈善基金会,精心举办“大爱平江,大爱无疆”定向助学活动,帮扶困难学子41人次,持续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从北漂青年到跨界企业家,从商海弄潮儿到公益践行者,李元根的创业轨迹始终交织着商业智慧与社会情怀。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这位80后企业家笑着说:“所谓风口,不过是给准备好的人;所谓财富,终要流向需要温暖的地方。”夜幕降临时,他的店铺橱窗依然明亮,暖黄灯光映照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北京与湖南之间,连着一道用红色图钉标记的路线,那是游子归乡的路,亦是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初心之路。(谢明慧)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