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豫西南大地生机勃发。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广袤田野上,一场关乎丰收与希望的“绿色战役”正在火热展开。作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烟叶种植迎来黄金移栽期,从育苗大棚到连方烟田,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交织碰撞,绘就出一幅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图为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后寨村烟农们移栽现场。
打造服务,确保技术标准精准落地
踏入方城县广阳镇后寨村的烟田,机械轰鸣与农人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烟叶生产‘九关十八环’,环环相扣,穴要深挖、水要浇透,移栽质量决定收成!”主管领导胡燕芳穿梭在田间,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烟农传授移栽要领。在她的指导下,烟农们分工协作,打穴、施肥、栽苗、浇水、覆膜,每道工序都严谨规范、一气呵成。晨光与暮色交替中,一株株青翠烟苗拥抱沃土,在勤劳双手的呵护下,悄然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今年我种了200多亩烟叶,从机耕整地到移栽管理,全程都有专业团队服务。”烟农冯金榜望着整齐排列的烟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县烟草公司的技术员全程指导,再加上壮实的烟苗,今年丰收肯定没问题!”
为了让技术服务“零距离”,县烟草分公司构建起“线上预警+线下实操+全程跟踪”的服务矩阵。微信工作群每日推送“定制化”技术提醒,田间地头的“流动课堂”随时开讲,党员干部更是化身“田间管家”,帮助烟农解决物资搬运、设备调试等急难问题,让标准化种植理念渗透到每一寸烟田。
图为方城县清河镇育苗工场即将出棚的湿润育苗。
科技赋能,为烟叶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在清河镇双河村育苗大棚内,物联网系统正实时监测着温湿度、光照等数据,智能调节遮阳板和水帘,为烟苗打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我们采用的湿润育苗技术,就像给烟苗配备了‘成长管家’。” 育苗棚主李贵欣自豪地介绍,“烟苗根系更发达、抗逆性更强,移栽成活率从85%提升至 98%,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井窖式”深栽技术也在全镇推广开来,清河镇烟站站长李磊解释道:“这种技术不仅能保墒保温,还能加快烟苗早发快长,让烟叶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
图为方城县博望镇连方烟田移栽机械作业。
机械助力,移栽效率明显提升
在博望镇栗盘村的连片烟田里,自走式挖穴机正马力全开地来回穿梭,螺旋式钻头精准旋出深浅一致的定植穴。烟苗刚植入穴中,覆膜机便紧跟其后,雪白的地膜与滴灌带同步铺展,整套流程衔接紧密、行云流水。烟站技术员王涛介绍说:“过去3个人辛辛苦苦干一整天才能移栽一亩地,现在机械作业不到 2 小时就完工。咱们新引进的打穴机配备了株距智能调节系统,烟穴深度、株行距都能做到‘零误差’。科技‘铁牛’不仅耕出了土地的‘深度’,更犁开了烟农减工降本的‘幸福路’。”
未来,南阳方城县烟草分公司将以“科技+政策+产业”三轮驱动,持续深化“第一车间”建设,推动烟叶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这片承载希望的烟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赵同旭)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