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的初春,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优胜北路的“易酒便利”店里,店主老丁正在调整冷饮柜的层架。智能店铺管理系统上显示着刚到货品的库存,他顺手将刚到的饮料码进冷柜,玻璃门闭合时溢出的凉气,恰好拂过额头细密的汗珠。
多年前老丁从老家来到郑州,用积蓄盘下这间80多平方米的路边小店。起初生意还算红火,周边的上班族、小区居民每天进进出出,货架上从油盐酱醋到日用百货挤得满满当当。但随着电商崛起和连锁便利店扩张,问题逐渐显现:上千种商品堆得杂乱无章,顾客常常为找一包纸巾在店里绕圈;月底盘点时账本总是对不上,有次竟让五箱临期酸奶过期,直接损失了八百多元。“最煎熬的不是体力透支,是心里没着落。”老丁回忆,2023年深冬的雨夜,他蹲在地上整理堆成小山的退货单,他望着昏黄灯光下歪斜的货架,看着收银台上蒙灰的计算器和几本磨破的账本,感到无比低落。但想起创业时母亲说的开店如酿酒,要守得住人情味,他咬牙坚持下来。他试过用马克笔在货架贴标签,用笔记本记录库存,甚至花钱买了本进销存手册,却总因流程繁琐难以坚持。直到2024年春日,辖区烟草客户经理的一次到访,为他推开了新的大门。
转机在巷口静静绽放。“丁哥,您这店就像块待雕琢的玉石。”客户经理首次进店就注意到,“黄金陈列区”被促销品挤占,收银台旁的烟柜落满灰尘,顾客视线范围内全是堆积的货物,缺乏引导标识。他打开手机,向其展示了其他示范店的改造方案:清晰的功能分区、智能扫码盘点、会员管理系统等等。老丁盯着屏幕上整洁的货架和实时更新的库存数据,仿佛看见自己的店铺在晨光中重新焕发光彩。加入零售终端的过程比想象顺利。烟草公司派来设计团队现场勘测,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出新布局:进门右侧是高频消费的零食饮品区,中间按品类划分为家居洗护、调味干货,左侧设立便民服务区,水电费代缴、快递代收点一目了然。最让老丁惊喜的是那套智能收银系统,扫码即可自动识别商品,库存不足时智能预警,收银台上方的电子屏还能循环播放优惠信息。“经理‘手把手’教我用系统,光是商品录入就花了两天。”老丁记得,那些日子客户经理蹲在地上和他一起给每件商品贴价格钱,耐心解释“周转率”“存销比”和“毛利率”等概念。
改造后的店铺焕然一新,浅灰色的墙面重新粉刷,暖黄色的灯带照亮每个角落,曾经堆在地上的货物全部上架,每层货架都贴有清晰的品类标识,就连灭火器都统一摆放在醒目的红色托架里。老丁跟着客户经理学习“商品陈列规则”,将儿童饼干放在1.3米高度,方便家长带孩子挑选;把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应急物品集中在收银台旁的“便民小站”。智能系统带来的改变更是深远,以前每晚打烊后要花1小时对账,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收支明细,支付宝、微信、现金收入分门别类。最让他暖心的是会员管理功能,会员上门消费,系统自动弹出提醒。线上线下的融合让小店重焕生机,通过系统对接外卖平台,他每天清晨收到的订单由系统自动生成,他只需按单配货。
自从改造以来,店铺客单价、会员数量和库存周转效率不断提升,每月盘库时间大大缩短。老丁算过账,去年深秋系统提示热饮销量上升,他及时增加了奶茶粉和暖手宝的备货,那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0%。“现在最怕网络断,系统一停我都有点慌。”老丁笑着说,手指熟练地在收银屏上切换会员系统。窗外的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阳光照在柜台上,从当初的迷茫坚守到如今的智能经营,他终于懂得,初心不是固执的坚持,而是像溪流一样,在时代的河道里不断调整流向,却始终朝着温暖的方向奔涌。暮色四合,老丁点亮店门口的LED灯,“易酒便利”四个字样在夜色中格外温暖。智能系统突然弹出提醒:明晨有暴雨预警,建议储备雨具。他拿起手机给供应商发消息,屏幕荧光映着他嘴角的浅笑。多年前那个在冬夜里整理退货单的小伙子,大概想不到,如今的小店会像他柜台上的店铺智能管理系统一样,闪耀着科技与温情交织的光芒。巷口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过往的行人。老丁知道,在这座城市的万千巷口,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店主,用汗水和智慧编织着自己的商业梦想。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的沟坎,那些在深夜流过的泪水,最终都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让每个用心经营的日子,都在为更美好的未来奠基。正如他一直坚信的那句话:“守得住烟火,看得见远方”。这或许就是千万小店共同的信念,在时代的浪潮中,以不变的初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破茧传奇。(陈豪)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