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作用愈发凸显。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肩负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党建引领的角度,探讨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为民服务等方面做好示范垂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官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建君。
一、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方向之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必须首先在思想理论上做好示范垂范,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通过定期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要创新学习方式,针对农村党员特点,采取“田间课堂”“板凳会”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村党组织书记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面对农村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思想观念,村党组织书记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许多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挖掘本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可以通过建设村史馆、开设红色讲堂、组织参观革命遗址等活动,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同时,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带动村风民风。
二、组织建设:锻造坚强堡垒,凝聚奋进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村党组织书记作为这个“主心骨”的核心,必须在组织建设上做好示范垂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健全组织体系,延伸党建触角。村党组织书记要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设在致富项目中”的思路,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在村民小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时,要注重在青年农民、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通过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构建“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群众”的组织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规范组织生活,增强生机活力。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特别是要开好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创新组织生活方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主题党日+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技术培训”等活动,让组织生活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后备力量。村党组织书记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注重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可以通过“导师帮带制”,让有经验的村干部与年轻后备干部结对子,传授工作方法;通过设岗定责,让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学历提升计划,支持村干部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要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中发现和培养人才,为村级组织储备“源头活水”。
三、产业发展:带头创业致富,推动共同富裕
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做好示范垂范,既当“领头雁”,又当“实干家”,带领群众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
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布局。村党组织书记要立足村情实际,深入调研分析,找准本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把脉问诊,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同时,要注重发挥党员群众智慧,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乡贤座谈会等形式集思广益,确保发展规划符合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检验。
带头创业示范,消除群众顾虑。面对群众“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的问题,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可以通过领办合作社、创办示范基地等方式,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产业发展初期,群众难免有顾虑,村党组织书记要率先投入、承担风险,用成功实践打消群众疑虑。
创新经营模式,共享发展成果。村党组织书记要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企业+基地”等模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要注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物业经济、提供有偿服务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党组织书记要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外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设立“农民讲习所”,邀请技术专家、致富能手授课;建立“田间学校”,开展实操培训;组织“创业沙龙”,分享创业经验。同时,要注重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四、为民服务:践行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在为民服务上做好示范垂范,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深入群众听民意,摸清实情解民忧。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可以通过建立“民情日记”制度,记录群众诉求;设立“村民说事室”,定期听取意见;开展“院落会”“板凳会”,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村党组织书记要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问题,每年确定几件民生实事,公开承诺、限期办结。可以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创新治理方式,促进和谐稳定。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可以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推进移风易俗;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治理效能。
关爱特殊群体,兜牢民生底线。村党组织书记要格外关注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落实帮扶政策,开展结对帮扶。可以通过设立“爱心超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建立“邻里互助”机制,组织志愿者提供服务;开展“微心愿”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防止政策“养懒汉”。
五、廉洁自律:永葆清正本色,树立良好形象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在廉洁自律上做好示范垂范,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严守纪律规矩,筑牢思想防线。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特别是在村级事务决策、工程项目实施、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要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对集体“三资”管理、低保评定、补贴发放等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要定期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微腐败”问题发生。
发扬民主作风,坚持集体领导。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家长制”。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要充分发表意见,“一把手”要末位表态。同时,要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定期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评议监督,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举报,及时核实处理问题线索。
保持艰苦奋斗,弘扬清风正气。
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办公场所要简朴实用,不搞豪华装修,公务接待要从严控制,不搞大吃大喝,外出考察要注重实效,不搞变相旅游。同时,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引导亲属子女树立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自觉接受监督,做到阳光用权。村党组织书记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主动接受上级监督、同级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可以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监督电话、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定期开展“阳光村务”活动,向群众通报工作情况;认真对待巡视巡察、审计检查等发现的问题,扎实抓好整改落实。
结语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村党组织书记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做好思想、组织、发展、服务、廉洁等各方面的示范垂范,才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各级党组织要更加重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干事有劲头、发展有奔头、前程有盼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系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官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建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