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浙江海宁:在零售终端里开出艺术之花

2025年04月24日 12:13:14 来源:固原新闻网

在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卖部里,背柜上的商品错落有致,穿插摆放着形态各异的手工摆件,有剪纸的流畅线条,有泥塑的惟妙惟肖,有墙画的妙笔生辉。这些摆件的主人——43岁的店主鲍友顺,正用沾着红泥的手捏着新作,玻璃柜台上的收音机里流淌着《二泉映月》的旋律,婉转悠扬。

方寸之间见天地

每天清晨六点,当整条街道还在沉睡时,鲍友顺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小卖部里。搬货、理货、打扫店面,他在狭窄的过道里熟练地穿梭,像编排一支生活的圆舞曲。货架最深处有个褪色的饼干铁盒,里面整齐码放着剪纸工具:大小各异的剪刀按照刀刃长短整齐的排列,张小泉的字样闪着银光,这些都是他这几年积攒的宝贝工具。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店铺,鲍友顺支起折叠桌开始创作。附近居民们经过时总爱趴在玻璃柜台上,看彩纸在他剪刀下翻飞,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图案。最让街坊们念念不忘的,是每年腊月的“温情时刻”。他用三天时间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窗花图案,“香溢”志愿者们会在店里进行剪纸学习和窗花派送。如今店里摆放着鲍友顺的各式作品,常有顾客主动多买瓶酱油,就为多看会儿这小卖部艺术展。

烟火深处藏匠心

折叠桌既是剪纸台又是泥塑台,仔细看桌上五颜六色的陶土,会发现褐色的掺了咖啡渣,翠绿的混着抹茶粉——这些配方是鲍友顺用几年时间,摔碎过上百个开裂的泥胚才试出来的。最初自学时,连雕塑刀都买不起,艺术不能当饭吃,于是他就开了这家小卖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支撑他的艺术梦想。其实小卖部的守店时光就是他的修炼时光。“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先对库存,理理货,之后才开始我的艺术人生。”他笑着和顾客调侃。如今他的泥塑早不再囿于简单的模仿。货架上的“便利店众生相”系列里,各种形态的造像,各种造型的动物,眼花缭乱。“这只是一部分,有些被预定的已经被取走了,我都来不及拍照呢。”

艺术生根在人间

前几年,鲍友顺把小卖部打造成了香溢红色驿站。在这里,不仅有便民的服务体验,还能看到花式的手艺品,更能学到一些非遗的技艺,将“香溢+服务+非遗”巧妙联合起来。走进这家小卖部,总能在意想不到的角落发现艺术痕迹:香溢红色驿站的泥塑摆件、品牌包装的彩绘、非遗传承的花样等等,鲍友顺正筹划着把香溢红色驿站改造成艺术气息的服务区域,他说:“艺术不该锁在玻璃罩里,它应该长在买酱油、取快递的路上。”

暮色渐浓,鲍友顺即将完成“乌镇之恋”墙画的最后步骤,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杨柳倒垂,江南古镇跃然而出,让路过的顾客驻足端详良久。(李媛源)

责任编辑:韩利
  • 艺术
  • 文化
  • 手工艺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