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

2025年04月24日 17:40:28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李庆 冯春艳 夏雨婷

晨曦微露,座落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畔的临江坪村笼罩着薄薄晨雾,宛如仙境。

村民宋凯和妻子早早起床,杀鸡宰鱼、淘米择菜,为接待游客准备新鲜的食材。不多时,三面环湖的“临江半岛”民宿里,飘出阵阵香气。

这样的忙碌,夫妻俩早已习以为常。“一到假期、周末,客房、露营帐篷就住满客人。”望着湖畔骑行的游客身影,这位85后老板笑得舒展。从父亲宋润明十五年前搭起四张木桌的农家小院,到如今集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网红民宿,宋家两代人的创业故事,恰似临江坪村从落后渔村蜕变为“中国西部最美渔村”的生动注脚。

C9ECFBC3-456E-4691-B931-A963117C19BB.jpeg临江坪村风景如画。杜保东摄

临江坪村背山面湖、依水而建,全村600余户人家大都因修建升钟湖搬迁而来。当时,湖水积蓄上涨,将他们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淹没,人均耕地不足三分。难以维持的生活,迫使部分村民依靠捕鱼、养鱼为生,更多人则离乡背井打工谋生。

如何守着一湖碧水,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南部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把目光聚焦在旅游开发上。2009年秋,升钟湖畔的礼炮声响彻云霄——首届国际钓鱼大奖赛成功举办。从此,升钟湖秀美风光和独特渔家文化向世人敞开怀抱,旅游业蓬勃兴起。

随着升钟湖因钓鱼赛事蜚声中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当时,打工返乡的宋润明,看着各国钓手在湖面挥竿,敏锐抓住商机,将房屋改造成村里首批农家乐。“突然涌入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和游客,连小卖部的矿泉水都卖空了。”火爆的生意令宋润明记忆犹新。

2013年,22岁的宋凯毅然辞去工作,回家接手父亲的生意。“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设观景露台、露营烧烤等热门项目,把‘住农家’升级成‘玩山水’。”宋凯说。现在的“临江半岛”,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游客围着篝火烧烤湖鲜;白墙上的蓑衣斗笠与智能门锁相映成趣;玻璃房躺着就能望见银河映湖,已成为游客喜爱的热门民宿。

这种转变映射着全村旅游业态的升级。临江坪村,早已跳脱出“赛事限定”的短暂繁荣,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9公里环湖自行车道蜿蜒如带,农耕博物馆里陈列的百年渔具诉说往事,露营基地夜间亮起闪亮灯海......

“升钟湖文旅火爆出圈,让村民跟着沾了光。”临江坪村党支部书记彭廷强介绍,近年来,村子相继建成玫瑰走廊、荷塘月色、月亮岛等13个景点,串联成“临江一日游”线路,吸引写生团队、摄影协会等多元客群络绎不绝,全村农家乐增至97家,人均增收超过6万元。更有数据统计,自首届钓鱼大赛举办以来,升钟湖共吸引慕名而来的国内外钓友、游客约400余万人,旅游创收超过28亿元。

这些亮眼的数字,彰显着升钟湖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当地群众带来增收致富的红利。眼下,踔厉奋发的南部人正围绕升钟湖“一核一轴三片区”总体布局,着力打造以旅游度假、滨水游乐、休闲垂钓、赛事活动为核心的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暮色渐深,钓友们照亮的夜光灯如星辰散落水面,升钟湖泛起粼粼波光。从四张木桌到百家民宿,从激起一湖浪潮的赛事到唤醒山乡的发展春雷,临江坪的渔火始终在绿水青山间摇曳生辉,书写着这片土地向振兴而进的发展篇章。

责任编辑:尚瑞琳
  • 升钟湖
  • 钓鱼
  • 风景
  • 南充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