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以青春礼赞劳动 用奋斗书写答卷

2025年04月24日 20:07:28 来源:中国城市网

当青春遇上劳动,碰撞出的不仅是热血与汗水,更是新时代的壮美诗歌。在人间最美四月天里,这样的场景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城乡各个角落悄然上演,有人把“专业课堂”搬到“田埂地头”,有人用双手让城市角落重换“新颜”。长葛烟草的年轻人,正以劳动为笔、以青春为墨,在基层普法、志愿服务上真情奉献,书写无怨无悔的奋斗答卷。

乡村振兴中的“青力青为”

“张大爷,隔壁村子有个老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他孙子出了车祸,急需5万元治病,您猜后事如何?”在长葛市张固店村的路口,长葛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基层普法志愿者张延昭的“法治小课堂”准时开课。

67岁的张大爷被吸引过来,专心致志地听张延昭讲述诈骗案例。“他一听孙子出事,顾不得别的,立马按照电话里人说的卡号打钱过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人了。您说说,如果您遇到了这事,咋办?”

“当然不能打钱,先打个电话问问,看是不是真的。”张大爷立刻回应。

“对,关键就是‘先冷静,再核实’!不随便点短信链接,不把银行卡密码告诉任何人!以后谁冒充您的孙子孙女,说在外面出事儿要交罚款,千万得跟家里人确认,别光听声音就转账!”张延昭掏出手机说,“来,我帮您把‘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下来,后面遇见可疑的电话,它会提醒你。”

“之前我还真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多亏了你经常来宣传,不然真容易上当!”张大爷感激地说道。

长烟青年化身“乡村法治轻骑兵”走村入户,针对留守老人电信诈骗等农村高频问题开展“案例小课堂”。他拿着手中普法宣传册,把严肃的法律条文,用大爷们听得懂的“家长里短”,让法治意识在田埂上生根。

“现在的中老年人,跟过去不同,已经会简单使用智能机看视频、上网,一不小心就会点击陌生链接,将自己的信息暴露出去。专门有人盯上他们诈骗,我想尽我微薄之力,帮他们守住‘钱袋子’。”乡村振兴路上,基层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张延昭始终用脚步丈量阡陌纵横,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

266DA35D-8773-4194-989B-212F883CFE06.jpeg图片为张延昭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志愿劳动中的“自我实现”

沐浴着四月微风与和煦的阳光,长烟的另一波志愿者们前往河堤两岸小径,化身城市角落“美容师”。

到达地点后,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沿着河堤两岸铺展开来。

有的拿着环境保护手册分发给前来锻炼的居民,有的拿着夹子清理两岸草垛的垃圾,将草丛里无法自然降解的塑料制品一一捡上来。

“塑料袋跟塑料瓶是不可降解垃圾,每年海岸线滞留着大量难以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只要我们随身携带环保袋,就能避免饮料瓶‘失足落水’。”青年志愿者陈思手持河流倡导书,为前来锻炼的居民发放环境保护手册。

在志愿者忙碌的间隙,越来越多的居民纷纷加入到这场志愿劳动中。“我就在这附近住,之前我总觉得这不是自己家,会有清洁工过来打扫。但今天看着这群志愿者才明白,保护河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今后我也会督促家人,让他们跟我一起保护环境。”附近居民小刘这样感悟道。

“河堤风景是我们的城市名片,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更多人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好。”青年志愿小分队的成员张宏晓这样说。

73103B4F-FFC9-4052-A2AD-4C32D6089CF9.jpeg图为志愿者正在清理河道两旁的步道。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长烟青年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交换真心。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青年普法使者耐心解读法律条文;在城市其他角落,志愿者们用义务劳动焕新家园面貌。当五四青年节的青春热血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奋斗精神交织,新时代的年轻人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责任与担当。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拼搏的。他们愿以劳动为桨,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张启迪)


责任编辑:尚瑞琳
  • 志愿者
  • 正能量
  • 环境保护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