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成都多场景联动共赴世界地球日之约 垃圾分类“四部曲”奏响蓉城绿色新乐章

2025年04月24日 21:20:47 来源:中国城市网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小事”,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成都市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奏响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和进企业“四部曲”,多场景联动、多维度展示、多主体开展“世界地球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童声唱响垃圾分类“萌芽”乐章

4月22日上午8时30分,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携手青羊区人民政府,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走进成都市实验小学,开启垃圾分类科普之旅。

活动现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专家讲师黄兰,巧妙运用“知识讲解+趣味互动”模式,结合生活常见物品与场景,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循环利用技巧,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科普课。期间,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巩固知识。学校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打造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强化学生分类意识,借助“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与社会共绘垃圾分类新画卷。

社区居民合唱垃圾分类“民谣”

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不弃新生 美绘蓉城”地球日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热闹开展,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创新体验地”也在此正式揭牌。

曾经无人问津的“老旧垃圾站”,在社区、公益组织、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华丽变身为集再造中心与环保教育站点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酵素制作达人”许平阿姨、“旧物再造设计师”欧佳鹏、“旧书新旅程发起人”小金同学等纷纷加入,为这里注入艺术时尚元素。如今,它不仅是旧物改造的创意工坊,更是家门口的社交新地标,成为不断进化的垃圾分类创新体验地。

公共机构奏响垃圾分类“领航曲”

4月22日上午11时,成都市青羊区西华门街集中办公区一楼大厅内,一场以“分类减碳益地球,绿色青羊启新程”为主题的环保公益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机关干部们利用工作间隙,积极参与打卡互动、地球拼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等活动。在“微笑地球,我来守护”的响亮口号声中,大家从“环保旁观者”转变为“生态行动派”,将垃圾分类深度融入办公日常。“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形成“干部带头-家庭响应-社区辐射”的良性传导效应。

企业合奏循环经济“协奏曲”

四川天府新区、双流区、青白江区、都江堰市、简阳市、大邑县、金堂县等区(市)县积极响应。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企业等围绕“分类绿色低碳,共建地球家园”主题,主动开放设施,邀请居民实地参观垃圾分类转运处置设施。市民们亲身体验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精细化管理,见证垃圾分类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一步理解并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其成为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

从校园到社区,从机关到企业,垃圾分类“四部曲”在成都激情奏响。这不仅是成都每年一万余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生动写照,更彰显了市、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工作体系的高效协同,凝聚着5000余支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的无私奉献,展现了社会公众、公益团体、企业单位等多元主体的智慧与力量。当绿色低碳成为生活美学,让文明习惯融入城市肌理,成都正以实际行动为公园城市增光添彩,诠释着对绿色地球的尊重与呵护。

责任编辑:韩利
  • 世界地球日
  • 垃圾分类
  • 成都发展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