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温水镇枣林村有这样一位“兵支书”,他叫姚顺元。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主动扛起“头雁”职责,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养鸡产业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从事生态溜达鸡养殖,主要以林下散养为主,山林中的草和小虫子是最好的饲料,产出的鸡肉肉质紧实,鸡味纯正,营养丰富,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色引擎”,促使村集体经济走上逆势增长快车道。
退役不褪色勇挑发展重担
1986年,姚顺元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1995年他投身村“两委”工作,2019年担任村支书以来,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积极争取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024年,陇县温水镇镇党委、镇政府倡导支持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姚顺元敏锐捕捉到村里林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天然优势,萌生出发展禽类养殖产业的想法,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建设肉鸡养殖场。5月份,村养殖场建设完成并购入鸡苗500只。为了经营好鸡场,姚顺元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赴外地考察学习现代化养鸡技术与合作社运营模式,保障养鸡场的正常运转。
攻坚克难蹚出产业新路
温水镇枣林村集体经济薄弱,养鸡场成立初期,资金短缺、技术空白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姚顺元带头挑起了养鸡的担子,他积极和镇兽医站联系,邀请专业技术员上门指导并且和优秀肉鸡养殖村进行联系,不断学习养鸡的技巧。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起早贪黑给鸡喂食,打扫鸡舍,为鸡舍消毒,凭着一股子不放弃的干劲,枣林村的林下生态鸡养殖逐渐走上正轨。
2024年8月份第一批肉鸡出栏,姚顺元推出“山林散养”“无抗养殖”等特色品牌,积极对接农贸市场和饭店,打开了肉鸡线下销路。他还动员村组干部、网格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平台积极宣传,拓展线上销售途径。由于枣林村溜达鸡品质优良,很快便销售一空,并且承接了很多预定订单。9月份,养鸡场又购入500只鸡苗,肉鸡出栏后一路畅销。2024年,养殖场为枣林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净收入8万余元,不仅还清了村委会历史债务,还改建了文化广场、修缮了灌溉水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养鸡场的成功不仅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更成为村民家门口就业的“幸福驿站”,为村上脱贫户、留守妇女等群体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人均月增收2000元。目前,枣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养鸡场在“兵支书”带领下,正向着智能化养殖、品牌化运营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陇县高度重视村级党组织建设,大力培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兵支书”,充分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陇县各村共有“兵委员”47人,“兵支书”15人。一批批优秀的退役军人实现从部队到农村,从战士到村干部的转变,在农村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兵支书”成为推动陇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引擎,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雒会儒 卢永婷)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