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周龙春:收获“金叶子” 过上“好日子”

2025年05月10日 00:58:02 来源:日照新闻网

晨雾如纱,轻笼着闽北层叠的山峦。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埔上镇大布村的周龙春,已经踩着露水在田里忙碌。从创业失败的迷茫,到结缘烤烟的蜕变,年过半百的周龙春,过上了“好日子”,也见证了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周龙春正在查看烟叶大田长势。陈潇雅供图

结缘烤烟 “门外汉”觅得“致富经”

在 2012 年之前,周龙春是大布村里有名的 “折腾人”。他曾涉足甘蔗种植、柑橘育苗领域,还摆过地摊,投身 “夜市经济”,但由于缺乏经验,又受市场波动影响,这些尝试均以失败收场。家庭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孩子的学费都要四处筹措。

尽管屡遭挫折,周龙春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劲儿却让他不甘向命运低头。2012 年,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报名参加了烟叶生产培训。在烟技员的悉心指导下,他系统学习了烟田规划、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业技术。起初,家人并不支持,但周龙春态度坚决:“这次有政策扶持,还有专家指导,我一定要试试!”

怀揣着对烤烟产业发展的信心,周龙春说干就干,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那时几乎把铺盖卷搬到了田间地头,清晨五点打顶抹杈,正午追肥培土,深夜蹲守烤房把控温度,硬是把整理的笔记翻成了“腌菜卷”。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总结,他从一个对烤烟种植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土专家”。如今,他的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60亩左右,年收入超过29万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新房,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烤烟种植,共同走上致富路。

一田两收 “烟稻轮作”托起“增收梦”

“一年 365 天,有300天都泡在田里。”这是村民对他的评价。除了专注烤烟种植,他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烟叶采收结束后,他便立刻投入到烟后稻制种工作中。“一地两用、一田两收,种烟又种粮,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化肥农药使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提高收入,这两个必须得轮着种。”周龙春掰着手指算起账来,眼里满是喜悦。

周龙春口中的“轮着种”,就是“烟稻轮作”模式。前季种烟,后季种稻,时间上刚好“无缝衔接”。

近年来,顺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广“烟稻轮作”模式,构建“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经济作物+口粮”双保险。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更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重丰收”,让“烟稻轮作”既有“前景”更有“钱景”。这片承载着“烟叶香”与“稻花香”的土地,正让无数烟农的“增收梦”照进现实。

科技赋能 机械化铺就“振兴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周龙春深知其中的道理,他购买拖拉机、起垄机、覆膜机、水稻收割机等农机,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翻耕、开沟、起垄、覆膜、收割等工序一气呵成。

周龙春利用覆膜机在田间开展覆膜作业。陈潇雅供图

作为村里的小队长,周龙春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闲暇时,他主动帮助其他烟农机械化作业,既提高了农机使用率,又缓解村里“请工难、请工贵”的问题。如今他已成为村里机械化生产的“好帮手”。

在福建省顺昌县,像周龙春这样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的烟农还有很多,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通过种植烟叶、水稻,支撑起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乡村大地处处生机勃勃,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陈潇雅)

责任编辑:韩利
  • 周龙
  • 农业
  • 三农
  • 农民
  • 种植业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