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滴灌带“到岗” “水动脉”抗旱

2025年05月14日 17:33:25 来源:中国城市网

近日,豫西陕州烟区持续高温少雨,农田灌溉面临严峻考验。然而,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广袤烟田里,一场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的水变革正在发生。

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如同大地的“新动脉”,蜿蜒穿梭于烟垄之间,在干旱的天气下成为了农作物的“生命保障线”,发挥着神奇的作用,为这个干燥的季节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往年,烟叶移栽结束后,干旱就像一个顽固的“拦路虎”,常常让烟农们头疼不已。烟苗成活率不足、生产成本攀升,这些难题一度成为烟农心头难以驱散的阴霾。

今年自春耕启动以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全面推广滴灌带,迅速组建了6支技术服务队,深入全区8个种烟乡镇26个种烟村,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制定出“一地一策”的精准方案,“滴灌+地膜”“滴灌+杯罩”等创新模式纷纷落地,通过精心的网格化规划铺设管网,让有限的水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据了解,滴灌带通过上面均匀分布的微小滴头,能够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入土壤中。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相比,滴灌带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精确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这不仅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还能让每一株农作物都能“喝饱水”,茁壮成长。

图片11.png

图为黑色滴灌带。

在这样炎热干旱的天气里,滴灌带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往,遇到干旱,农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灌溉,而且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现在有了滴灌带,农民们只需打开阀门,就能轻松完成灌溉工作。不仅如此,滴灌带还能结合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让农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能获得充足的养分,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

“滴灌就像给烟苗‘挂盐水’,省水省肥还省力,而且一亩地少花不少人工费!”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推广和技术指导。

烟农焦小锋满脸笑容地说:“以前浇水可累人了,还担心浇不匀,庄稼长不好。自从用了滴灌带,省心省力多了。你看这烟苗,在这么旱的天里,还长得这么茂盛,多亏了这些小家伙!”

走进这片大田,只见一根根纤细的滴灌带整齐地铺设在作物行间,如同一条条黑色的丝带蜿蜒伸展。这些滴灌带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就像一条条精密的“毛细血管”,将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实现了精准灌溉。

除了节水、高效,滴灌带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由于滴灌是局部湿润土壤,避免了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为农作物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生长条件。而且,滴灌带的使用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让农产品更加绿色、健康。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烟田里装上储水罐,还配上水泵,铺好滴灌带,在越来越多的农田里“上岗”。它们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这些“小神器”的助力下,即使面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农民们也能迎来丰收的喜悦,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崔燕琴孙强)

责任编辑:尚瑞琳
  • 滴灌
  • 农业
  • 三农
  • 种植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