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蜿蜒的江水倒映着朝霞,也倒映着一座挂着“微利便利店”招牌的小店。零售店主周黄忠擦拭着玻璃柜台,布满老茧的手掌在晨光中泛着古铜色光泽。这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士,在和平年代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着军人的荣光。
(周黄忠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参加跨价区换购)
晨曦微明,村庄尚未完全苏醒,微利便利店的卷帘门已哗啦一声率先拉开。周黄忠身着海魂衫,正一丝不苟地将每一个商品在玻璃柜中归置得横平竖直——这方小小的柜台,成了这位年过六旬的退伍老兵晚年人生搏击的新战场。
硝烟远逝,军魂犹在。周黄忠将青春熔铸于军营,骨子里刻下的纪律与坚韧从未随岁月风化。脱下军装后,他拒绝了安稳的退休闲适,毅然选择在人生下半场再次“冲锋”。面对家人不解的担忧,他话语朴实却字字千钧:“人活着,精气神不能塌。”
(周黄忠整理柜台)
2007年,周黄忠在平江县城关镇临江小区边上开起了店铺,并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周黄忠的小店经营之道,浸透了严谨烙印。“阵地守得好,功夫在平时。”每一批商品的检验入库,他如查验装备般细致;货品陈列的齐整度,堪比军营内务标准;甚至那方寸之地的地面,永远光洁如镜。这份近乎执拗的“较真”,令顾客心服:“在老周这儿买东西,买得放心!”当电子支付浪潮席卷街巷,他亦不甘落后,戴上老花镜,虚心向年轻人请教,硬是把“扫码收款”练得熟练利落。跨价区换购开展以来,烟草公司客户经理现场演示操作,进行“一户一策”精准辅导,他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跨价区换购的相关操作,通过权益值换出、换入功能,结合店铺销售及库存情况,满足了对货源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盈利水平。
2024年7月,平江的天空仿佛被撕开一道缺口,暴雨倾泻如注,连日不休。汨罗江水位随之暴涨,裹挟着滚滚泥沙,浊浪狠狠拍击着堤岸,决堤的危机近在咫尺。周黄忠的店铺位于地势较低的街区,岌岌可危。目睹窗外肆虐的洪水,客户经理心急如焚,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声音难掩焦灼:“周老板,洪水马上要漫进来了,快把店里的贵重物资搬到二楼或高处去!”话音落下仅十分钟,她便冒着瓢泼大雨赶到店里,与周黄忠一道抢搬货物。洪水终于退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景象。客户经理再次踏入泥泞,毫不犹豫地卷起袖子、挽高裤脚,与周黄忠并肩投入到清理工作中。她埋首于淤泥杂物间,一锹一铲地清除污秽;又仔细擦洗货架、小心归置商品,默默扶起倾倒的烟柜,将被洪水侵蚀的陈列擦拭得恢复整洁。尽管全力抢救,周黄忠的店铺仍损失严重。客户经理细致核对了损失情况,旋即着手为这位受灾严重的客户申请慰问金。虽是涓滴之资,却如春风化雨,既为周黄忠点燃了灾后重建的希望之火,更彰显了烟草公司主动担当的社会温度与守望相助的人文情怀。
当夕阳的金辉漫过微利便利店整洁的柜台,周黄忠依然腰板笔直地守着他的“哨位”。这方小小天地,早已超越了单纯谋生的场所——它是老兵精神的延续,是“干一行、敬一行”信念的生动注脚。他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擦拭柜台,仿佛是在擦拭永不蒙尘的勋章。
起初,周黄忠脱下军装返乡时,故乡正期盼着新鲜的活力。他主动请缨加入村生产队,带头开沟渠、挑重担,汗水浸透的衣衫仿佛无声的誓言。后来民办学校亟需骨干,他毅然走上讲台,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托举起圆梦的希望。
当村中酝酿兴办长石粉厂的蓝图铺开,周黄忠再次应召奔赴新的“战场”。创业之艰远超想象,从设备采购的锱铢必较到技术瓶颈的日夜攻关,他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为掌握核心工艺,他自费赴外学习;为开拓销路,他风雨兼程奔波四方。厂子渐入正轨后,他首先吸纳村中闲置劳力,手把手传授操作技能,将冰冷的机器轰鸣化作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节拍。昔日军营历练出的纪律与执着,此刻尽数倾注于脚下的土地。
周黄忠的每一次转身,都非随波逐流。从扎根乡村建设甘为基石,到投身实业勇当先锋,他选择的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坦途。他心中装着的,是赤诚为家乡拓荒的初心。
老兵可以退役,但冲锋的姿态永不退场。周黄忠以一方小店为砚,以自强不息为墨,在平凡烟火中书写着不平凡的银龄华章。他用半生征程证明,生命的疆域无限辽阔,只要心火长明,每一寸平凡的土壤,皆可绽放英雄之花,每一次对职责的郑重托举,都是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回响。(谢明慧)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