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黟县烟草:茶山采毛峰,普法护新锋

2025年07月01日 23:42:48 来源:中国城市网

晨雾轻柔地漫过黟县层叠的茶山,古村落的粉墙黛瓦在熹微晨光中苏醒。青石板路上,黟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茶言法韵,解忧清心”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法律的春风与氤氲的茶香在此交织弥漫,浸润着每一位茶农的掌心与心田,也叩动着往来游客的心扉。

宏村月沼旁,茶农陈永林背着满篓新茶踏露水而归,却满面愁容:“去年和茶商签了包销合同,现在鲜叶价涨了三成,对方要是按原价收,我这明亏暗损找谁说理?”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给您开路!” 县局身着“红马甲”的普法志愿者微笑着递上一份民法典宣传折页:“大哥,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有答案,你看这条款里写着,情势变更可协商调解!您保存好今年市场价记录,书面发函要求重议条款,协商不成还能请法院‘主持公道’!”

不远处的茶农们闻声而来,主动领取志愿者手中的民法典宣传册,人群中有新痛点接连引爆:“外地茶商盗用我们‘雾云尖’商标,网上低价倾销劣质茶!” “雇的采茶工摔伤腿,医疗费花了上万,他家属天天堵门讨说法…” 普法志愿者用当地方言耐心解答,同时细心地用不同颜色记号笔在宣传册对应的法条上面作出标记和注释,当法条被披上五彩记号时,焦虑的茶农眼前仿佛点亮了一盏盏五彩灯。

image.png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学法守法,振兴乡村”横幅、设置展板,展示民法典的核心内容与典型案例等方式,吸引茶农与游客主动了解民法典。发放的宣传资料包括民法典手册和图文并茂的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与茶农切身相关的条款,如农产品买卖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普法志愿者们穿梭于游客和村民间,以茶为媒,将晦涩法条转化为“家常话”,面对面交流。普法志愿者们深谙“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道理,要让法条真正入脑入心,必须说百姓话、讲身边事。他们巧妙地将晦涩的法律术语,编织进茶农们熟悉的语境:“土地证就是咱茶园的‘身份证’,经营权证就是能换钱的‘信用卡’,签流转合同好比是‘租借’这张卡,租多久、押多少、啥时候还、坏了谁赔,条条款款都得‘亮堂’!”县局法规办主任站在“法治小茶摊”前,拿着图文并茂的展板,用最直白的大白话讲解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与民法典的衔接点。

在本次采茶节上,黟县烟草的民法典普法活动成为一抹亮色,吸引众多茶农与游客参与。活动在总结过往经验基础上,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在种植季讲土地权益,在销售季说合同纠纷。黟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采茶节平台,让民法典走进茶农的生活和经营,让法律成为乡村振兴的‘阳光雨露’,使茶叶真正成为‘致富叶’‘幸福叶’。”

为让民法典知识更接地气,黟县烟草普法工作者还在集市、古街入口、社区活动中心等人流密集地,发放宣传手册、折页和海报。同时,在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短视频,用动画故事呈现民法典知识,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暮色渐沉,茶香与普法的余韵仍在古村萦绕,法治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这片徽州沃土。当茶香与法韵交织,法治的力量正悄然重塑乡村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守护着茶农们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韩利
  • 法律
  • 三农
  • 民法典
  • 烟草
  • 农村
  • 志愿者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