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北京擘画数字友好城市新图景:以人为本,科技向善

2025年07月04日 19:23:3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叶中华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北京市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首创性提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的战略新理念。世通智库创始人、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李伟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理念不仅是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延伸,更是对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数字化求解。

数字友好城市理念源于2021年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治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全面优化。李伟阐释道,“友好”二字蕴含着深刻内涵,既要体现技术应用的便捷性,更要彰显对社会负责、对自然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建设数字友好城市”蕴含着“八个友好”的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实施体系:技术创新要以促进人类福祉为目标的技术友好;数字经济要彰显推动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发展友好;数字应用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美好生活需要的市民友好;数字助力绿色发展的生态友好;智慧互联高效链接的设施友好;有效防范风险和保障数据隐私的安全友好;促进多元文化共生文明互鉴的文化友好;以及倡导平等互惠共赢的国际合作友好。

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北京在推进数字友好城市建设中仍面临着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制度创新等多重挑战。李伟指出,关键在于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配套的协同并进。一方面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要完善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还要协调各方利益,创新投入产出机制。目前,北京已在智慧交通、数字政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市民热线“12345”问题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7%,“京通”小程序整合574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面向未来,迈向更加友好的数字城市,李伟认为,北京可重点推进五大方向:持续攻坚核心技术、加速技术应用落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凝聚社会共识。李伟强调,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平台,北京正与40多个国际城市共建“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共同应对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数字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李伟说,“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尊严和福祉。”在北京的实践中,数字友好城市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让技术发展回归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随着“数城融合”的深入推进,北京将为全球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科技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