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要放松,对,就这样慢慢写……”在陈细明的耐心教导下,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王小萌开始一笔一画的宣纸上挪动起来,王晓晓同学是一名自闭症患者,这两年在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步在宣纸上解开了心结,慢慢走出了自己的个人世界。
这一幕,是陈细明坚持了二十余年的日常。作为湘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退休的老员工,同时也是一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将人生最漫长的一段岁月,都献给了这群“迟放的花朵”。
陈细明在特校上书法课程
故事要从2001年7月那个闷热的午后说起。刚退休的陈细明在与老友的闲谈中,偶然得知县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带着好奇与心疼,他第一次走进了那所藏在县城角落的校园。教室里,孩子们或呆滞地望着窗外,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喃喃自语,当他们怯生生的目光与陈细明交汇时,老人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那眼神里有渴望,有不安,更有对未知世界的迷茫。
“第一次来到学校时,看到孩子们渴望又怯生生的眼神,我的心像被揪住了一样,感觉孩子们就像被蒙尘的星星,需要有人为他们擦去尘埃……”多年后谈及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感受时,陈细明依然清晰。于是在那一刻,他便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心。擅长书法和绘画的他,主动找到学校,表示愿意免费为孩子们授课。学校欣然同意,并将每周三的下午第二节课定为他的书画课。从那天起,无论风雨,陈细明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校园里,背着装满颜料、画笔和宣纸的帆布包,步履坚定。
特殊教育的课堂远比想象中艰难。有的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教室里来回踱步;有的孩子因智力障碍,连握笔都困难;还有的孩子对色彩异常敏感,情绪激动时会打翻颜料。但陈细明从未有过一丝不耐烦。遇到坐不住的孩子,他会将画笔比作魔法棒,编出有趣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面对无法理解指令的孩子,他就蹲下身,亲手蘸满颜料,带着孩子的手在纸上涂抹,让他们感受色彩的奇妙;碰上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他会轻声哼唱童谣,用温暖的拥抱安抚他们。
陈细明获得特殊教育“优秀指导老师”
二十多年来,他教过300多名特殊儿童。许多孩子在他的引导下,逐渐打开了封闭的内心。曾经不愿与人交流的王小萌,如今会举着画作,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喊着“陈爷爷看”;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李华,画出了人生第一幅完整的全家福,画面里每个家人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这些点滴变化,在陈细明眼中比任何珍宝都珍贵。
付出终有回报。2024年,在湖南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中,陈细明指导的学生大放异彩:三名同学获得二等奖、一名获得三等奖,还有一名荣获最佳人气奖。颁奖台上,孩子们举着奖杯,兴奋地围着陈细明又蹦又跳。看着孩子们绽放的笑脸,这位七旬老人眼眶湿润了——二十年的坚持,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夕阳西下,陈细明收拾好工具,看着孩子们挥手道别。那些曾经黯淡的眼眸,如今已闪烁着光芒。他知道,自己手中的书画笔,不仅描绘着色彩,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与希望的种子。
二十载光阴流转,这位七旬老人依然坚守在这片特殊的“花园”里,用爱与耐心,等待着每一朵花,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绚烂绽放。陈细明的善举,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也感染了身边无数人。如今,越来越多的湘阴烟草志愿者们加入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县特殊教育学校里的笑声,也变得愈发响亮。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