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召回风波持续发酵,充电宝行业安全亟须全链条整治

2025年07月09日 19:52:24 来源:“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各大机场安检口堆积如山的充电宝形成触目惊心的“电子垃圾场”,引人注目。这场风波源于中国民航局的一纸禁令: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3C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充电宝何以成为公共安全的“定时炸弹”?事实上,这场危机早有预兆——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陆续发布禁用罗马仕2万毫安充电宝的通知,有校方检测称,涉事型号产品自燃的概率远超行业平均值300%。

6月16日,罗马仕宣布召回49万余台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随后,行业领军企业安克创新也宣布在中美两大市场召回共计180余万台产品。两家公司均在相关公告中,将缺陷产品召回原因指向“电芯”和“原材料”问题。

一场充电宝品牌罗马仕“烧起”的火,最终烧到了整个行业。绿联、倍思、小米等多个头部充电宝品牌也陆续卷入其中,相关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消费者由此对充电宝安全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有业内人士称,充电宝行业长期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问题,盲目“甩锅”电芯无益于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要遵循全链条共治的思路,系统性整治,以促进充电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谁在透支安全底线

“看到充电宝召回新闻后,我在购买充电宝时仔细查看了充电宝的3C认证和各项安全参数,不敢大意。”北京白领肖女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近期充电宝起火事件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意到充电宝安全的重要性。归根结底,买充电宝是用来缓解电量焦虑的,绝对不能酿造安全焦虑。

为什么一时间充电宝成为“烫手山芋”?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场事故风波指向了本次充电宝召回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的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中国城市报记者查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现,安普瑞斯近期70余张电池与电芯3C认证证书,被标注为暂停或撤销。

一位充电宝行业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电芯是充电宝的储能单元,其性能直接决定充电宝的容量、充电速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是充电宝的核心部件。电芯的成本通常占比50%以上,是品牌方压缩成本的首选。

真锂研究数据显示,一枚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芯成本在40元以上。对于充电宝企业来说,电路板、外壳、封装等都是成本,一个充电宝的基础物料清单成本通常在60元以上,加上研发、营销、物流、渠道费用等,充电宝的售价理应更高。

然而,为了压缩成本,厂商冒险使用一些更便宜的、含有杂质的正极材料,这样就会导致电芯更容易过热,进而造成电芯产品不合格。这样虽然节约了成本,但也挑战了安全底线。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表示,当市场对极致成本低价的追求与锂电池安全的高成本要求形成冲突,所有厂商都面临难以平衡的发展难题。在电芯缺陷和供应链管理失控的双重隐患下,无休止的价格战最终会反噬整个充电宝行业,长此以往,最终伤害的是产品质量和安全,动摇的是消费者对行业和产品的信任。

在墨柯看来,这次危机可以视为行业从无序发展跨向品质竞争的一个分水岭:短期来看,忽略品质的小规模商家将逐步退出市场;但从长远来看,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水平,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给民航安全运行

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然而,安全无小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充电宝安全风险已从行业危机溢出至公共安全领域,尤其是在航空领域。飞行过程中充电宝起火事件时有发生,给乘客的生命安全和飞机的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据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就发生了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的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一倍。

“部分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由于缺少对于原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可能导致少数产品在使用后产生锂枝晶刺穿隔膜,进而发生过热甚至燃烧。倘若旅客携带这样的充电宝登机,将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风险。”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危险品中心实验室主任杨强说,与其他场景不同,机舱内空间密闭、人员密集,充电宝自燃带来的危险更大,加之着火后会产生有毒气体,灭火和处置资源有限,所以民航领域对充电宝相应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充电宝本质是锂电池类产品,能量密度大,一旦发生短路、过热、“热失控”,可能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引发燃烧甚至爆炸。此前,民航领域明令禁止飞机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也是因为,飞机客舱属于增压环境,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客舱压力是变化的,这也会大大提升充电宝“热失控”自燃风险。

而此前,充电宝行业的抽检结果也“不容乐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网络销售充电宝的不合格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9.8%、25.0%、35.4%和44.4%。2024年初的抽查中,88批次充电宝的过充电保护等安全项目不合格率更是高达37.5%。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市场上近半数的充电宝产品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充电宝安全风波中,不论是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还是电芯品牌安普瑞斯,这些品牌在行业内皆属于第一梯队,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体系都存在质量风险,安全红线或已“失守”。

行业健康发展需要

严格监管与规范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发现,6月以来,罗马仕、安克创新、绿联、倍思、安普瑞斯等多个充电宝及电芯品牌的3C认证证书被撤销或暂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共享充电宝的兴起和移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充电宝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近年来,充电宝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一方面得益于需求量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充电宝在功能和外观上的创新力度比较突出。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关键零部件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流程方面有待提升,尤其是在价格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之下,各厂商对于控制制造成本的压力也较大。

何代欣强调,充电宝安全绝非单一元件的责任,而是系统性挑战。单纯从市场发展或行业自律角度提升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推动充电宝3C认证标准势在必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1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计划拟新增或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拟提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直接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等。

6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在生产、流通、平台广泛抽取样品,共计1.6万余批次。其中对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产品抽查批次数大幅提升。

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充电宝,看到不少充电宝在名称中显著标明“有3C认证”“可上飞机高铁”等字样。此前媒体爆料违规出售的3C认证贴纸也无法搜索到了。充电宝规范整治已初步见效。

“行业健康发展是做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认证和监管只是一道检测工序,真正的保障应当是行业本身标准不断升级、供应链管理得当,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何代欣表示,充电宝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前提,是安全这个底线一定要守好。选正规品牌、买经过严格安全检验、内置BMS(电池管理系统)保护的产品,不是多花冤枉钱,而是为安全买单。

原标题:召回风波持续发酵 充电宝行业安全亟须全链条整治

版面欣赏

图片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07日 第 05 版)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编辑:越玥、张阿嫱、刘蕾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电芯
  • 电池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