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市,地处武陵山东北部,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在这片青翠的山峦间,山上牛羊成群、悠闲放牧;林中黄连翠绿、静静生长;山下烟叶连片、青翠欲滴,山上山下尽显特色、交相辉映,立体农业勾勒出一幅多产业融合的新图景。
散养牛羊
近年来,利川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探索高山与平地的深度融合,引导村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丰富山地资源,形成“山上养牛种黄连、山下种烟促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种养结合、长短互补的“立体农业”模式,拓宽山区产业发展新路径。
种养循环:生态与效益双赢
在利川市文斗镇,烟农黎耀碧算了一笔账:“在山上养牛产生的粪肥发酵后,既能种黄连又能肥烟田,减少化肥用量,还提高了产量。”这种“牛养—畜粪—烟叶—药材”的循环模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这种模式犹如“雨后春笋”在烟区普遍兴起,每年可提供大量有机肥,支撑起了黄连和烟叶的种植需求。
黄连生长周期长,通常需5年才能采收,而烤烟当年即可见效,二者在周期上形成互补,既保证了生产资金投入,又满足了生活所需。这种“长短结合”的种植策略,让烟农在等待黄连收益的同时,每年都能从烟叶中获得稳定收入。
林荫下黄连
“种黄连就像存‘定期’,烟叶是‘活期’,而牛羊就是‘应急资金’随时可以解决突发资金短缺问题,三个产业都不耽误。”黎耀碧笑着说道。
产业联动: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增收
过去,利川烟农主要依赖烤烟种植,收入来源单一。如今,通过多产业联动协同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文斗镇金龙村,烟农们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牛,牛粪发酵后还田,形成闭环经济。将牛粪广泛用于黄连、烟叶、蔬菜等农作物,不断改良土壤增强地力,还大幅提升农作物附加值。
“以前种烟全靠化肥,土壤板结严重,病虫害也多。牛粪经过堆沤发酵,肥效温和持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种养大户何斌他算了一笔账,采用农家肥种烟,减少30%的商品肥用量,降低了种烟成本,烟叶收入提升10%。
烟菜轮作
烟叶产业同样迎来升级。在汪营镇推广“烟菜轮作”,在烟叶采收后种植素材,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减少病虫害。此外,团堡、柏杨等乡镇还尝试“烟+稻”“烟+豆”“烟+薯”等模式,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产业融合不仅鼓了农民腰包,还改善了生态环境。牛粪通过堆积发酵,替代化肥,减少了面源污染,消除环境脏、乱、臭现象,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黄连喜阴,种植时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在保护林木原生态的前提下开垦,护山吃山,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收获“双赢”。
生态烟田
在烟叶种植上,强化土地保育措施,全力打造生态烟田。同时,科学使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高碳基肥等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活性,提高土壤地力。
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烟蚜茧蜂防治面积占比100%,保护土壤结构,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如今,在利川的山上山下产业发展各具特色,青山更绿,烟田更沃,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杨秀明 刘可观)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