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从“小农户”到“大主体”利川新型农业主体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15日 20:42:48 来源:咸宁新闻网

“现在土地面积集中,连片流转基础好,除了少量的人工作业外,其它的都是机械化作业,省时又省力。”7月10日,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沿河村农场主李军山一边指挥工人采摘辣椒,一边感慨道。

工人采摘辣椒

44岁的他对种植产业情有独钟,不但种植80亩烟叶,还有120亩辣椒与甜玉米套种,种植规模逐渐壮大,建立起“家庭农场”产业发展模式。在利川,像李军山这样的从“小农户”到“大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渐增多,他们以烟叶为主导产业带动其它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依托专业化服务,实现效率与收益的双提升。

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紧扣“稳烟田、育主体、提质量、优供给”目标,引导烟农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形成“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设施是关键。利川市局以农田整治为突破口,实施“小改大”“坡改梯”等工程,修复石漠化土地,完善沟渠灌溉系统,建设高标准生态烟田12万亩,为土地流转连片提供必要条件,破解种植产业“在哪里种”的问题。

生态烟田连片种植

同时,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机具、智能植保、绿色烘烤等资源,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缓解用工难题,为当地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机会。

技术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另一重保障。“针对新型农业主体的技术推广,在每个环节都有烟技员一对一指导,遇到难题随时解决。”市局生产办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集中培训、田间示范等方式,年均培训职业烟农达2480人次,确保技术落地见效。

此外,利川市局以聚焦“谁来种”为重点,积极引导和培育两类“能人”。一是本土经验丰富的种烟能手,鼓励其扩大规模,在质和量上同步提升;二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走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路注入新鲜血液。

汪营镇四圣祠村的梁彪便是返乡创业的代表。38岁的他不仅种植80亩烟叶,还配套发展果林、蔬菜种植,打造“观光采摘园”,年收入节节攀升。这种“烟+N”多元经营模式在利川渐成风尚,许多烟农延伸产业链,种植大豆、蔬菜或养殖畜禽,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水果“观光采摘园”

据统计,目前利川烟叶种植从“小农户”到50亩以上的“大主体”已达395户,种植烟叶面积3万余亩,占全市面积54%,带动和引领了产业持续增收、稳定、健康发展。

从“小农户”到“大主体”蜕变,托起了农民致富梦,促进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利川市局将继续优化服务,推动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进程,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利川市局负责人表示。(杨秀明 刘可观)

责任编辑:朱兵
  • 农业
  • 利川
  • 农业发展
  • 三农
  • 种植业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