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追新持远・沪蒙同行”2025 年沪蒙研学活动圆满收官

2025年07月18日 15:13:32 来源:中国城市网

7月1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承办,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少年部协办的“追新持远・沪蒙同行”沪蒙研学活动圆满结束。来自沪蒙两地40名优秀高考生在为期6天5夜的实践中,以脚步丈量北疆大地,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共同完成了一场融合生态探索、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成长之旅。

本次研学以 “项目式学习” 为核心,将各条线路转化为可探究、可实践的课题现场,通过 “溯源性” 探索带领学生深度体验内蒙古新时代发展风貌。营员走进鄂尔多斯市布尔台煤矿、黑岱沟露天煤矿了解井工矿和露天矿开采方式,见证 “羊煤土气” 产业在生态理念与先进技术下焕发新生;深入库布齐沙漠,在徒步、星空观测中感受 “点沙成金” 的治沙奇迹;探秘蒙草种业中心 “小草诺亚方舟”,从种质资源库与生态大数据中理解科技守护生物多样性的深远意义;探访大型光伏发电基地与风力发电场,实地感受 “追风逐日” 的绿色能源奇迹。此外,营员们还在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指导下参与制作创意莜面食品,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品味土地的馈赠与文化的魅力。

图片104.png

营员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

图片105.png

营员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莜面。

图片106.png

营员探访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图片107.png

营员走进蒙草种业中心了解种质资源库。

图片108.png

营员现场制作芦苇草方格沙障、网格沙障,展示治沙措施,呈现恩格贝生态修复过程。

结营主题论坛上,营员们分为“绿野方舟”生态先锋组、“煤海新篇”转型探索组、“牧歌传薪”非遗传承组、“沙洲之光”治沙行动组和“沪蒙对话”文化解码组,用多元形式呈现研学收获,从科技解读到文化表达,从理性分析到情感抒发,同学们用青春视角诠释了对“追新持远・沪蒙同行”主题的深刻理解。来自上海的营员分享:“以前觉得内蒙古是‘远方’,现在知道这里是‘未来’——生态创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尚瑞琳
  • 内蒙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