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桃染云乡・合群共兴”社会实践队走进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纪念馆,在红色足迹中溯源初心,在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这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的奋斗密码,更让“实干兴乡”的信念在心中愈发坚定。
贺龙纪念馆坐落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七大主题展区如“立志报国”“南昌起义”“开国元勋”等,串联起贺龙元帅从桑植少年到共和国元帅的壮阔人生。玻璃展柜里,泛黄的电文手稿记录着烽火岁月的决策瞬间;场景复原区中,南昌起义的激战画面真实重现,起义军用过的步枪、军号静静陈列,仿佛仍在诉说着革命的豪迈。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贺龙纪念馆。肖平飞 摄
最让队员们深受触动的是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故事。展板详实记载了1916年他带领乡亲们用菜刀劈开芭茅溪盐局,缴获枪支组建农民武装的英勇事迹。这种“敢为人先、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从贫苦农民到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用一生诠释了‘信念+实干’的力量。”实践队队员何霞表示,“我们学会计、懂经济,更该把专业本领用到乡村振兴的‘战场’上,让红色精神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看贺龙曾用过的兵器。文婕 摄
在纪念馆广场,高4米的贺龙铜像身着戎装,目光如炬望向远方。实践队队员们在此肃立合影,铜像的飒爽英姿与队员们青春昂扬的面庞相映,构成一幅“赓续薪火”的生动画面。“合群村能成为桑植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正是因为红色基因一直是发展的‘根’与‘魂’。”实践队队长余雅诗的话道出了此行的深意。
事实上,队员们早已将这份红色精神转化为行动:在香米加工厂,他们拿着账本细致核算成本,为产业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走进农户家中,他们化身“宣讲员”,普及文明礼仪与儿童心理健康知识;镜头前,他们直播推介合群村的生态农产品和非遗扎染,让大山里的“宝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接下来,实践队还将发挥会计学专业优势,开展财务知识普及、产业发展调研等志愿服务,让“专业赋能”与“红色传承”在合群村的土地上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贺龙铜像前合影留念。文婕 摄
夕阳西下,纪念馆的朱漆大门在余晖中更显厚重。这场红色寻访,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场行动的誓师。湖财学子们深知,革命先辈用热血铺就的道路,需要青年一代用实干延续。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他们将以贺龙元帅“赤心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指引,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关依瑾 刘一臻 肖平飞)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