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庆云:创新理论宣讲模式 让“真理味道”浸润民心

2025年07月22日 16:41:26 来源:德州云

近年来,庆云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理论宣讲“内容创新”与“形式突破”,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宣讲矩阵。通过“土味”裹“干货”“真情”传“真理”的方式,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真正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红色宣讲“活起来”: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以庆云镇杨庄子村“庆云县第一党支部”红色阵地为依托,精心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系列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这支宣讲团堪称“多元组合”的生动样本:退役军人以亲身经历还原峥嵘岁月故事,让历史从书本走向生活;“00后”学生通过短视频、情景剧等新形式,解读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党员干部结合乡村振兴实践,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密码”。他们摒弃“念稿子、背理论”的传统模式,让“牺牲”“奋斗”“初心”等词汇充满温度,让红色故事与革命精神直抵人心,激励群众在新时代赛道上接续奋斗。

民生宣讲“沉下去”:用“家常话”传递政策温度。“赶集就能问政策,村口喇叭说民生。”这是庆云县民生宣讲的真实写照。当地依托集市“人流量大、辐射面广”的优势,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惠民政策宣传,内容涵盖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为让宣讲更接地气,庆云县将“灌输式授课”转变为“面对面拉呱”,用“家常土话”解读理论。庆云镇创新推出“大喇叭村村响”宣讲,4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轮番上阵,以方言土语替代“书面语”。张桃符村支书张庆昌一句“医保缴费别扎堆,手机就能办明白!”的乡音提醒,既似邻里唠嗑,又不失政策权威,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

多元宣讲“融进去”:让理论浸润日常。理论宣讲不止于“讲”,更在于“融入日常”。在庆云,理论学习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千年唐枣树下,老党员周明月的“庭院党课”将农技知识融入宣讲,用乡音土话吸引周边党员群众围坐听讲;田间地头里,庆云镇干部徐洪芬开设“科技壮苗”小课堂,针对倒春寒防治开展10余期培训,惠及200余人;“青讲团”以情景剧《婚姻文明新风尚》演绎“彩礼纠纷”,让“抵制高价彩礼”理念潜移默化入人心。

据统计,庆云县全年累计开展特色宣讲千余场,受众超2万人,构建起了“土味党课+田间课堂+视频创作”立体宣讲链,让理论之声如春雨般浸润千家万户。

下一步,庆云县将继续把宣讲台搬到群众身边,在志愿服务中携带“政策锦囊”就近开展宣讲,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成为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精神养分”。

责任编辑:韩利
  • 创新理论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