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当涂县姑孰镇东营小区,有一条不足700米深的巷子,巷子里有六家早餐店,主要经营生煎包、小笼包、大肉面、蛋炒饭等都是当地人最爱吃的早点食品。这里的早餐食客以周边居民为主,但也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在当涂,大肉面、蛋炒饭当涂美食文化中的一块金子招牌。每到夏季早晨5、6点左右,早餐客就开始来此购买早点或就餐,7、8点左右是一个小高峰,遇到周末,早餐店持续营业一个上午。
图为童红英正在为早餐店打包送货 邹德宾摄
在巷子不远处,开了一家“东营三友超市”,女店主叫童红英,如今,她成了这里几家早餐店的合作伙伴。
“老板娘,家里的餐巾纸不多了”,“喂,送20个一次性纸杯”,“马上送10瓶冰红茶过来一下”,童红英每天都能接到早餐店老板的电话,这些餐饮用的日用消耗品,几乎被童红英“打包”承揽过来。“好的,马上到”童红英一边回电应诺,一边忙着装袋送货。
“在质量和成本上让我们信得过,省力又省心,何乐不为呢。”大肉面店徐老板满意地说。
去年这时候,童红英守在店里比较清闲,火旺的早餐市场和便利店冷清的生意形成反差,让她产生了改行做早餐店的想法,但她把这种想法告诉了上门拜访的烟草客户经理时,立刻扑上了一盆冷水,“这几家早餐店各有自己的特色,你拿什么和人家竞争,这里只有你一家便利店,不存在‘卷’的问题,关键要把优势发挥出来。”“你给我两天时间,我来帮你想想办法”。
就这样,一张四页纸放到了童红英的手上,上面写了三条建议,一是扮靓店面“焕新装”,二是配套服务“当保姆”,三是调整时间“早开门”。
有了客户经理的“撑腰壮胆”,童红英说干就干,通过“人脉”牵线和她为人朴实的性格,很快与各家早餐店老板的达成合作意向,两个月时间里,便利店像似“脱胎换骨”一样。人一旦忙活起来精气神也上来了,“下一步,准备和早餐店进行深度绑定,做‘全天候’合作伙伴,实现便利和盈利双赢。”对未来,童红英信心满满。
施守富的“方天便利店”也是“早餐经济”的受益者,他的店铺位于在南营小区马军寨巷内,附近有两家混沌店和两家油饼油条店,早餐生意一样的好。
与濮维海做早餐店“配套供应商”不同,施守富想的是如何能蹭到这么多的“流量”。他的店铺正对着巷子口,他发现,每天早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巷子里吃过早餐后,从他的店铺门前走进菜市场买菜,“怎样把人员流动量变成“打卡”消费量呢?”正当他苦苦思寻时,客户经理一个提醒让他有了方向,“我看菜市场那头一家卖调味品的生意不错,你可以试试”。起初,施守富小心翼翼地尝试引进少量腌制小菜、调味品等日常食材,有了一点甜头后,他又增加小米、燕麦、红豆等杂粮的供应,并在店门前“出摊”展示,这一招果然灵验,进店的人渐渐多起来了,施守富的店铺全盘皆活。
现在,施守富的“方天便利店”各类调味品、五谷杂粮门类齐全,夫妻俩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店里还请了一位老人帮助打下手,“真心希望这几家早餐店的生意一直好下去,他们好我才会更好。”施守富的这句掏心话,折射出“早餐经济”的市场活力以及对未来经营的期盼。
文:邹德宾 邢叶军 盛振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