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沂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扎实有力的举措,促进智慧烟田建设,让沂蒙山区土地上的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虫情监测设备:守护烟田的“智能猎手”
7月8日,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朝阳官庄村的烟田里,烟技员贺鹏霖与烟农孔凡刚正在检查虫情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贺鹏霖一边操作设备一边对孔凡刚说:“这里面装了特殊诱芯,能释放吸引害虫的气味。像烟青虫、斜纹夜蛾这些害虫,一闻到气味就会自投罗网。”
孔凡刚好奇地凑近监测设备,指着一个小部件说:“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贺鹏霖笑着解释说:“它能够自动拍照,再通过网络把照片传到智慧农业云平台。我们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查看烟田虫害情况,根据照片分析害虫种类、数量。”
正说着,贺鹏霖的手机收到了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提醒:“你瞧,系统刚分析出来,烟田烟青虫数量正在增加,咱们得提前做好防治。”
沂水县局(分公司)依托虫情监测设备收集的数据开展科学分析,根据不同时段的虫害类型和数量变化提前发布预警,为烟农制定更精准的防治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虫害损失。
气象监测系统:护航生产的“贴心参谋”
走进沂水县局(分公司)烟叶试验站气象服务点,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近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降水量等数据,科技试验员徐蕊、郭瑞全正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开展数据分析。
“从采集的数据来看,未来几天烟区将持续高温高湿,青枯病发生风险较高,得提醒各烟站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数据分析完成后,两人迅速将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至各烟站。各烟站根据提示,及时把防病药剂的喷施方法、用量告知烟农,提醒大家提前做好防治。
多年来,沂水县局(分公司)与气象局紧密合作,陆续在各烟站设立气象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如同敏锐的“触角”,时刻捕捉烟田周边的气象变化。
气象监测点不仅能提供实时气象数据和灾害预警,还能通过长期数据积累与分析,配合土壤温湿度采集等信息,为烟农提供种植建议,让烟农在烟叶生产中更加从容。
无人机航测:洞察全域的“空中侦察兵”
近日,道托镇牛岭官庄村的烟田上空,一架无人机在盘旋着——这是沂水县局(分公司)正在进行航拍航测。
烟田旁的空地上,烟技员张玉山操作着无人机,烟农们围拢过来,好奇地观望着。张玉山一边操作遥控器一边介绍:“这是航拍航测无人机。刚才我拍摄了2600多张照片,不管是平坦的烟田还是地形复杂的山地烟田,都能轻松覆盖。通过这些照片,我们能清晰掌握烟叶长势。”
说话间,无人机完成拍摄任务缓缓降落。张玉山迅速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大家看,我们能通过这些照片看到烟叶哪里出了问题,比如烟叶发黄、生长缓慢等。”
烟技员将航拍照片传输到智慧农业云平台上,进而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烟叶移栽后,航测让种植面积统计更精准,解决了逐地块丈量费时费力又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烟站可以根据航拍照片全面了解烟叶长势,合理调整施肥、灌溉方案,发现问题区域后,及时安排烟技员实地查看指导。这种高效精准的监测方式,大幅提升了烟田管理效率与水平。
从虫情监测设备的“智能值守”到气象监测系统的“精准护航”,从无人机的“全域洞察”到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数据联动”,沂水县局(分公司)用科技为烟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些举措不仅让烟农告别了“靠经验、凭感觉”的种植模式,更以精准化、智能化的管理勾勒出现代农业新图景。(王文杰 徐海荣)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