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WAIC首度聚焦“AI+无线电”:人工智能赋能无线电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2025年07月27日 18:24:23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王迪

中国城市网上海7月27日电(记者王迪)7月26日,以“智汇无线·同筑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无线电创新发展论坛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召开,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首次聚焦“AI+无线电”的融合创新与生态建设,分享技术前沿、实践经验、发展趋势等多重视角,展望AI与无线电相互赋能所带来的变革性前景。

image.png

论坛名誉主席、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值AI技术呈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AI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驱动力。无线电技术作为现代通信、导航、遥感等众多领域的基石,是AI技术普及并发挥巨大潜力不可或缺的助力。

赵厚麟介绍,此次论坛以“无线赋能”“生态协同”“产业联动”三大亮点构建起完整的交流与发展体系,“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搭建起一个政产学研用多方交流的桥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先进的无线电技术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而无线电技术作为现代通信、智能感知的“神经脉络”,二者的融合既是时代必然,也蕴藏着无限可能。本次论坛聚焦技术融合创新,探讨行业机遇与挑战,可谓恰逢其时。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指出,推动AI与无线电的深度融合,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这两大领域,上海已有坚实的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和创新生态等基础,为推动AI与无线电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题为“ComAI:迈向6G原生AI之路”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未来通信的关键方向。他指出,6G将把“网络原生AI设计”作为核心考量,其中语义通信是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萨里大学通信系统研究所所长Rahim Tafazolli在题为“6G-智能时代”的主旨演讲中分享了6G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引人注目的“Teleportation”概念,并展示了充满预见性的TUDOR项目。

香农奖获得者、毕尔肯大学教授Erdal Arikan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构建”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AI时代,传统的网络已难满足移动AI业务对大上行、低延迟、高可靠的需求。艾伦・图灵研究所图灵研究员、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ndrea Cavallaro发表了关于“安全可信赖的AI系统”的演讲,介绍了他在协同感知、人机交互、信任与可信赖性,以及将AI与价值观和意图对齐四方面的最新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为公司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在题为“无线通信的挑战和机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5G-AxAI互融共促,是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副主任Bilel Jamoussi也从国际视角做了精彩分享。

image.png

现场,2025全球“A1+无线电”挑战赛决赛名单发布。该挑战赛自今年4月底启动报名以来,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共有276支来自全球超百所高校和企业的团队报名参赛。初赛聚焦“信号监测”,决赛阶段则将提供更丰富的数据集和更贴近真实的低空通信场景,展示AI如何精准“看懂”无线电信号,为低空经济装上“智慧眼睛”。

image.png

论坛上,上海市低空无线电频谱安全专委会技术创新工作组正式成立。作为今年3月该专委会成立后的重要举措,这不仅为低空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的共建力量注入新活力,更预示着通过技术创新守护低空频谱安全,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image.png

在圆桌对话环节,GSMA 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上海电信移互部总经理李波、商汤绝影世界模型负责人王飞、乐聚机器人长三角总经理张大鹏等嘉宾围绕“AI和无线电生态融合创新发展的机遇”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黄大年茶思屋主编张群英主持圆桌对话。

责任编辑:乔妙妙
  • 人工智能
  • 通信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