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南充锚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打造巴蜀特色文旅发展示范区

2025年07月30日 17:19:01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李庆 向小顺

7月30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南充市副市长文勇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作介绍,南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颖,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平,阆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唐硕等答记者问。

64AB7505-B5F8-4C3E-9306-54CD01406B18.png

南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成渝西“西三角”腹心地带,区位特殊,交通便利,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省委、省政府培育的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生态文化和春节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南充市副市长文勇在发布会上介绍,南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去年以来,就把文旅产业纳入“1558”工作思路进行总体部署,把“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作为“五区建设”之一,把“文旅兴市”作为“五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把“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作为“八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这既是省委赋予南充的重大使命,也是南充面临的发展机遇。”文勇说,为此,南充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独具古城风韵、彰显将帅风范、蕴含丝路风情、绽放竞技风采的国际旅游城市,不折不扣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见效。

南充市如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对此,文勇用“12345”进行了概括介绍。

“1”就是“一条主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形成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既全面承接中省部署,又因地制宜抓好落实,结合南充实际,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2”就是“两个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到2030年,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这“两步走”目标,符合中省精神、顺应发展趋势、契合南充实际,是一个时间上渐次推进、内涵上逐步升维、工作上有序拓展的演进过程。

“3”就是“三个转变”。一是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南充外揽山水之秀丽、内得人文之繁盛,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资源大市,拥有阆中古城、朱德故里2个国家5A级景区和3个天府旅游名县。南充将坚持以用好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通“资源—产业—效益”转化链条,加速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二是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着眼以人间文旅、人情文旅、人性文旅为主需求的情绪价值追求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融合,加快培育更具丰富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的文旅业态。三是推动单一调节手段向多元调节手段转变。

“4”就是“四张”品牌。南充凝练了四个文旅核心品牌,一是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阆中古城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巴郡阆中人落下闳制定《太初历》,让春节有了“中国时间”,阆中因此成为春节文化的源头,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二是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开国元勋朱德、民主革命家张澜、共和国大将罗瑞卿等革命先辈。为此,提出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打造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核心区,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巴蜀大地代代相传。三是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被授予“中国绸都”“丝绸源点”称号。四是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

“5”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二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三是坚持以业态升级为牵引。四是坚持以主体培育为突破。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我们将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业态优化为牵引、以主体培育为突破、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蒋晓平表示。

南充将立足“世界古城·春节原乡”,打造独具古城风韵的国际旅游城市。阆中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西汉阆中人落下闳创制《太初历》,首次恒定春节,阆中是全国唯一“春节文化之乡”。去年春节成功申遗,阆中更加全球瞩目。南充将加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守护好古城文脉、魂脉、根脉。建设春节文化展示中心,办好春节文化博览会。融入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打造大蜀道核心节点。推进嘉陵江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春节原乡品质。

南充将立足“将帅故里·红色南充”,打造彰显将帅风范的国际旅游城市。朱德元帅、张澜先生、罗瑞卿大将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从这里走出,5万多人参加红军,4万多人血洒疆场。为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将办好朱德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提升朱德故里、张澜故里等纪念馆展陈水平。支持仪陇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张思德干部学院建设全国宗旨教育基地。实施嘉陵江红色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等项目,打造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核心区。

南充将立足“中国绸都·丝绸源点”,打造蕴含丝路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南充有3000多年的缫丝织绸史,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南充将厚植丝绸文化底蕴,加快建设六合丝绸博览园,办好四川丝绸博览会,再现千年绸都繁华盛景。深化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合作,加强丝绸文化交流,扩大丝绸贸易,打造世界丝绸文明发源地、文化朝圣地、文旅目的地。

南充将立足“赛事名城·垂钓天堂”,打造绽放竞技风采的国际旅游城市。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已成为全国三大休闲体育赛事之一,享誉全球。南充将持续办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全国钓鱼公开赛、钓鱼嘉年华等赛事,打造国内最美垂钓天堂。积极承办中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皮划艇巡回赛等品牌赛事,建设国省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构建体育赛事产业链。

南充还将持续推动文化出海、旅游入境、服务提质、传播出圈,开展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马拉松等国际性活动,致力把南充打造成为周边高频、全国优选、国际知名的文旅目的地。

刘卫颖说,南充将锚定“一城一区”战略定位,持续加强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主要考虑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聚焦品牌塑造,讲好“城市出圈”的南充故事。南充市的IP不单一、不唯一,南充立足独特禀赋“量体裁衣”,提出塑造4大文旅核心品牌。南充将深挖“世界古城·春节原乡”的品牌内涵,讲好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恒定春节的故事、阆中古城历经风雨绵延2300年的故事,南充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助力春节申遗的故事;深挖“将帅故里·红色南充”的品牌内涵,讲好朱德元帅戎马一生、红星高照的故事,张澜先生教育兴川、实业救国的故事,罗瑞卿大将热血不灭、忠诚为国的故事;深挖“中国绸都·丝绸源点”的品牌内涵,讲好巴子国时期南充盛产蚕桑的故事,唐朝时期果州之绫重于长安、输往海外的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六合丝厂产值破亿元、员工破万、亚洲最大的故事,新时代以来丝绸产业焕发新生的故事;深挖“赛事名城·垂钓天堂”的品牌内涵,讲好南部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连续举办13届的故事,中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连续8届落户我们营山的故事,嘉陵江畔龙舟赛、马拉松赛竞相绽放的故事,推动南充的城市形象破圈传播。

二方面,着眼文脉赓续,夯实“文化出海”的实践根基。南充历史悠久、文脉厚重,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的美誉。南充将守护文化根脉,以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抓手,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让城市留下记忆、记住乡愁;将打造文化名品,推动马王皮影、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融入文艺创作、文创产品,丰富非遗创作基地、非遗工坊等传承发展的新场景,让传统非遗回到群众身边、走上世界舞台、绽放时代光彩;将创新文化业态,依托高校、传媒公司、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重点发展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培育一批优质团队、推出一批爆款的单品,以业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不断赓续和激活文化的生命力。

三方面,坚持为我所用,汇聚“传播出新”的磅礴力量。南充将全链协同各方媒体。近期,南充在城市品牌营销领域酝酿已久的动作终于尘埃落定——南充市城市形象宣传中心成立。南充将坚持以中心为主体,对上协调中省媒体,对内协调市县媒体,对外合作海外媒体,同时联动新兴媒体,打造宣传推广共同体。南充将全面统筹各方人力。统筹用好知名宣传人、南充籍名人、网络达人、以及在南留学的学生们等国际友人的力量,培育孵化“南充文旅推介官”,深入开展主题策划、专场推介、创意传播等活动。南充将全域联动各方资源。坚持以文为媒、以商为媒、以活动为媒,积极办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活动,用好国际传播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等平台,深化与美国托莱多市、法国梅济耶尔市等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借势借力开展宣传推广,让南充文旅在不同时段形成关注的峰值,形成“一波接一波”的传播势能!

唐硕说,阆中有穿越千年的历史,2300年来命名沿袭至今从未改变。阆中有留存千年的美景,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近两平方公里,百条街巷布若棋局,千座院落古风古韵。阆中有传承千年的味道,王皮影、亮花鞋等传统民俗彰显风味;科举文化、春节文化等传统文化彰显韵味;牛肉抹黑卖、醋当饮料卖、凉面热着卖、蒸馍盖章卖等饮食“四大怪”彰显滋味。因此,阆中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续7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是阆中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创成省级度假区后,阆中坚持以“国家级”的标准推动度假区提档升级:一是山水风貌更美丽,改善提升沿江生态景观、文保单位、乡村景点,构建起山水相依、景城互补的新格局。二是体验场景更多元,开发二十四节气宴等特色宴席,打造低空旅游等体验项目,推出《阆苑传奇》等沉浸式演艺,不断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三是服务水平更优质,建成通航阆中古城机场,引入高端酒店,配套游客驿站,开发“阆苑旅游”APP,让游玩更便捷、更舒心。

“‘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是阆中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唐硕表示,接下来,阆中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旅游品牌。讲好春节人文故事,梳理人文历史、民俗传说,打造展示中心,让春节故事更加丰满、更有韵味。建好春节品牌矩阵,引导“门神画”“巴渝舞”等非遗技艺融入“春节IP”。做好春节宣传推广,推动阆中春节习俗申报国家级非遗,发布“春节元素”产品线路,不断提升阆中春节文化之乡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二是丰富“全域全链、多元多彩”旅游业态。打造文化保护传承地,提升“非遗”博物馆、展示点,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打造休闲娱乐集聚区,举办“一季一品”系列活动,创新“跟着演出看阆中、跟着赛事游阆中、跟着美食品阆中”旅游模式。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发展“低空、银发、研学”新业态,建设多功能综合消费商圈。

三是优化“便捷畅达、舒心暖心”旅游服务。推动智慧旅游,迭代升级“阆苑旅游”APP,实现一码游、一码知、一码评。树立形象口碑,实行首单不罚、免费泊车等举措,用“好口碑”赢得“回头客”。推出优惠政策,出台机票优惠、门票减免等政策,形成“活动聚客、政策引客、环境留客”的良好氛围。

发布会上,四川德瑞文旅副董事长廖赟表示,仪陇的底色是红色的,但她的未来却是多彩的。仪陇将坚持守正创新、务实笃行,打造区域内红色研学旅行的标杆品牌,为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添薪助力。四川省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则表示,南充以川北大木偶等特色文化为引领,创新打造“非遗活化+国际传播”模式,依托四大国有院团开展精品创作和国内外展演,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会现场,南充向全球游客发出邀请:“这里有不容错过的世界情、中国风、巴蜀韵、南充味。”随着“一城一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座兼具古城风韵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尚瑞琳
  • 南充
  • 旅游产业
  • 阆中
  • 城市中国
  • 国际旅游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