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朱子文化“活了”,乡村小店“火了”

2025年07月30日 22:56:48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的青石板老街上,融合朱子文化、旅游服务、数字营销等多元功能的特色零售终端正悄然生长。这些带着浓郁宋韵的乡村小店,一头连着千年文脉,一头连着游客需求,正为武夷山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 “文化赋能、商业兴村” 的新图景。

七月的五夫镇正值荷花盛放,兴贤古街旁的 “紫阳书坊” 里热闹非凡。店主杨玉华身着蓝色宋制襦裙,正给一群上海游客演示 “朱子敬师茶” 的冲泡礼仪。“您看这茶盏上刻的‘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是朱子集注里的名句呢。” 她指着货架上的 “朱子伴手礼”,话里满是自豪。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刚买了两套 “朱子家训” 茶礼盒,笑着说:“既能品茶又能悟道理,比普通纪念品有意义多了,我让店主直接寄回家。”

1.png

图为武夷山五夫镇零售客户杨玉华为消费者研读《朱子家训》。陈颖供图

不远处的 “荷风小筑” 则藏着另一番韵味。推开雕花木门,荷叶造型的展架上整齐摆放着莲子糖、朱子酵母饼等特色点心,墙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朱熹在五夫著书的动画。店主练大叔以前开杂货铺,如今靠着朱子文化主题改造,生意翻了几番。“烟草的客户经理帮我申请了‘宋韵直播’培训,现在每天下午直播讲朱子故事卖特产,最多一场卖了8000多元呢!” 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记录,眼角的笑纹里满是喜悦。

这场终端的 “文化蜕变”,离不开武夷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精准帮扶。他们联合朱子文化研究会为店铺 “定制” 文化主题,“手把手”教店主用抖音拍 “穿越宋朝” 短视频,还开发了 “朱子文化地图” 小程序,游客扫码就能找到各家店铺的特色亮点。如今的五夫镇,48家旅游零售终端里,有12家成了 “网红打卡点”,带动周边农户开发出 “朱子家宴” 食材包、宋式糕点模具等20多种新产品。

“以前守着好风景却赚不到钱,现在靠着文化味,游客多了,钱包鼓了。” 周建英算起了账,改造后店铺客单价从80元涨到150元,特产商品销售额翻了一倍多,还雇了两名村民帮忙,每人每月能挣3000多元。像她这样的店主,在五夫镇还有不少 —— 紫阳楼附近的 “家训铺” 带动村民做手工书签,荷花塘边的 “生态店” 收农户的莲子做甜品,一条由终端串联的文化产业链正在形成。

目前,武夷山已在五夫镇打造48家朱子文化特色终端,带动200多名村民增收。接下来,武夷山市局(分公司)将把这一模式推广到星村镇、下梅村等文旅村落,让更多乡村小店成为传播朱子文化的 “活载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 “金钥匙”,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乡村沃土上结出更丰饶的共富果实。(陈颖)

责任编辑:朱兵
  • 朱熹
  • 文化
  • 武夷山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