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执法为民新风扬普法“智慧之花”绽放

2025年08月02日 11:43:41

“每天我都关注你们的普法小视频,内容贴近生活实例。一次亲身经历中,幸亏视频警示得以规避骗局,否则后果难料,现在想想都后怕。附近多家餐饮店、洗车行被骗后,我推荐视频给他们,大家都感慨早点知晓该多好!”顺程超市店主陈英心有余悸地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烟草专卖局普法专员张青青倾诉道。

对话发生在枣庄市薛城区一处卷烟零售终端内,这正是薛城烟草以创新思维助力群众解决法律问题的生动缩影。

俯身听民声,靶向施力准普法

普法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打破单向传播的壁垒,构建双向互动的桥梁。薛城区烟草专卖局深刻领悟到,唯有精准捕捉零售客户与群众的法治需求,才能让法律的光芒真正渗透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于是,一场深入基层、贴近民生的普法需求调研悄然展开。

调研团队分赴各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走访摸排。调研人员走进零售店铺,与店主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他们走进社区,与居民促膝长谈,了解大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盲区;走进高速公路服务区,与一线员工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惑;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用耐心倾听化解顾虑,用专业解答赢得信任。这种“俯下身子听民声”的务实作风,不仅让普法工作找到了贴合民生的切入点,更让法治宣传从一开始就浸润着民生温度,为后续开展精准有效的普法工作筑牢了根基。

图片1.png

图为调研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调研普法需求。

镜头讲故事,案例警示入人心

“法律条文太专业看不懂”“知道大概意思,实际用起来就犯迷糊”“遇到具体问题,不清楚该对应哪项条款”“听说有普法服务,却不知道在哪找,真碰到事儿了不知问谁”……调研中收集的这些困惑,始终萦绕在工作人员心头。如何让普法内容通俗化、获取便捷化、影响深入化?经过反复研讨与实践,薛城烟草探索出制作“情景式”普法短视频的宣传路径。这些视频跳出条文罗列的传统模式,以精心设计的故事短片形式呈现,情节紧凑且贴近实际。

视频聚焦真实案例,还原了实体经营诈骗、冒充执法人员行骗、假冒烟草制品流通、网络诈骗等常见场景。观众在跟随情节推进的过程中,能自然掌握识别真伪、防范诈骗的法律知识与实操技巧。每一帧镜头都承载着对法律尊严的维护,对消费者权益的守护。系列短视频上线后,凭借新颖形式和实用内容在网络快速传播,成为普法宣传的鲜活载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与积极讨论。

还原诈骗局,智慧普法护权益

普法工作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明确“不可为”的行为边界,更在于赋能公众“善作为”的自我保护能力。薛城烟草在普法实践中,聚焦案例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精准还原骗局场景、深度剖析法律逻辑,助力公众筑牢防范堤坝、提升维权能力。

普法人员将数个经典案例编辑拍成“微短剧”。剧中不仅完整呈现骗局的设局手法、诱导路径,更通过情景对比揭示同类诈骗的变异形态,深入解析诈骗分子的心理操控策略与操作链路,帮助观众精准识别“钓鱼”信号、规避风险陷阱。同时,剧中穿插法律条文解读,清晰指引公众在遭遇不法侵害时,如何依法收集证据、通过行政投诉或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法律武器真正成为可触可及的“护身符”。

图片2.png

图为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案例拍摄的微短剧《连环计》。

图片3.png

图为拍摄普法短剧现场。

图片4.png

图为邀请零售客户一起观看普法视频。

普法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道路。薛城烟草从调研需求到拍摄警示视频,再到骗局案例的还原与分析,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法治社会的追求与向往。这些智慧的结晶,不仅让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有人情味,更在无形中织就了一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网。

“小张啊,你推给我的视频我看了,讲得真好,这样一看我就明白了!你说这个法律条款我是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看了你们拍的情景剧,我才意识到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儿,都是关系我们生活的法律知识,你们这个微短剧是真不错!”薛城玖玖商贸烟酒茶行店主刘启明拿着手机高兴地跟普法专员张青青说着,一边说一边按下了转发,发给了同样开超市的朋友们,“让这帮老伙计也看看,咱们烟草普法还真有一套!”

下一步,枣庄市薛城区烟草专卖局将继续不断创新普法路径、丰富普法内容,与广大群众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朵“智慧之花”能够开得更加灿烂,为和谐社会发展注入更强的法治力量。(陈勇)

责任编辑:朱兵
  • 法律
  • 烟草
  • 司法局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