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代表“领跑”粮烟融合 致富路上“金叶”飘香

2025年08月05日 19:59:54 来源:中国城市网

盛夏时节,走进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上庄科片区,连片的烟田郁郁葱葱,烟农们正忙着烤烟中耕管理。“多亏了人大代表帮忙推广新技术,今年我家的烟叶长势特别好,我还准备烟后套种青贮玉米和蚕豆,一亩地又能多赚好几百元!”烟农老周笑着说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领路人”——南华县龙川镇人大代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破解难题,成为推动粮烟协同发展的“关键力量”。

建强阵地搭平台,代表履职有了“新舞台”

“以前种烟靠经验,现在靠技术,多亏了人大代表工作站给我们请专家、教技术!”龙川镇烟农王女士口中的“工作站”,正是南华县人大常委会在龙川镇设立的烤烟产业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

为破解粮烟协同发展中技术推广难、服务碎片化等问题,2023年,南华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机制,在龙川镇挂牌成立烤烟产业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将23名熟悉农业技术、市场经营的人大代表编入工作站,联合南华县龙雨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起“工作站 + 合作社 + 烟农”服务体系。“代表们来自基层,懂烟农所需、知产业所困,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帮到点子上。”工作站站长、州人大代表余范介绍。

工作站建立以来,制定《人大代表联系烟农工作制度》,明确代表定期走访、技术帮扶、政策宣传等职责;同步整合县农业农村局、烟草公司资源,开设“田间课堂”,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烟蚜茧蜂绿色防控、膜下小苗移栽、大田管理、烟叶烘烤等技术培训12场,覆盖烟农800余人次,让烟农在家门口就能学到“致富经”。

代表带头当“尖兵”,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员”

“人大代表不仅要说给群众听,更要做给群众看!”县人大代表周永才是上庄科片区的种烟大户,也是粮烟融合模式的“带头人”。2023年,他带头在自家20亩烟田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通过精准控制苗床温湿度,烟苗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节约育苗成本64.4元/亩;同时示范“烟叶 + 青贮”套作模式,在烟田套种青贮玉米,亩均增收800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00多户烟农纷纷跟进,全镇膜下小苗移栽面积达1.2万亩,青贮套作推广3000亩。

这样的代表“示范田”,在龙川镇已有12块。县人大代表段洪庚牵头推广烟蚜茧蜂绿色防控技术,通过“以虫治虫”替代化学农药,带动2000亩烟田实现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30%;镇人大代表何永发组建机耕服务队,推广机械化整地起垄,让烟农亩均节约用工成本150元。“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学,新技术、新模式就能快速落地。”龙川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者强春感慨道。

利益联结促共赢,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人大代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领路人”,更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为让粮烟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代表们积极搭建“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利益联结平台。

推动上庄科村委会统一流转土地3200亩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协调合作社与楚雄州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华鑫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形成“烟叶+玉米”“烟叶+水稻”“烟叶+油菜”等轮作模式,创新推行“烟叶+青贮”“烟叶+豆类”套作模式,实现“一地多产、一地多收”,夯实烟叶产业根基,推动粮烟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示范田”到“田间课堂”,从“技术推广”到“利益联结”,龙川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如今,龙川镇的烟田里,“金叶”飘香,粮烟协同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路上,“代表力量”正持续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落到群众口袋里。未来,龙川镇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粮烟融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李春梅 )

责任编辑:尚瑞琳
  • 人大代表
  • 龙川
  • 农业
  • 楚雄
  • 三农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