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语润彝乡 声连山海|苏电院赴四川凉山开展推普志愿服务活动

2025年08月11日 19:32:21 来源:中国网

为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月 27日至 8月 3日期间,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再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开展以“语润彝乡声连山海”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联合雷波团县委、雷波县各乡驻村工作队通过发放推普宣传册、入户访谈、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形式了解当地群众普通话应用及推广情况,围绕“红色推普”“手语推普”“数字推普”在大凉山续写“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红色推普”赋能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1.jpg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队以“红色基因浸润推普实践”为抓手,将红色教育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赴雷波县烈士陵园开展红色研学,深挖彝族群众与革命战士的抗战史诗。同时,团队联合校内沂蒙精神、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带着这些承载民族大义的雷波革命故事走进千万贯乡中心校、石板滩村等地,用普通话搭建起红色传承的“语言通道”,通过“革命故事我来讲”、“典耀中华”读书会、“如果信仰有颜色”诗朗诵及绘制《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墙绘等活动,让当地群众在共同聆听、共同感悟中强化文化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心间。此外,志愿者们还结合专业所学指导孩子们制作、发射水火箭,在科普实践中播撒科技报国种子,让“红色推普”既传文脉、更育新人。

图片2.jpg

图片4.jpg

二、“手语推普”赋能残疾人语言文字权利保障,助力国家通用手语推广

为助力少数民族听障人士融入社会,志愿服务队联合淮安特殊教育学校、淮安市社会福利院,精心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节日》《日常用语》等国家通用手语教学视频,带着这些“无声教材”走进雷波县社会福利中心与谷堆乡,手把手教学,帮助他们掌握“谢谢”“对不起”等日常手语表达。志愿者们还通过绕口令、故事分享等形式让手语学习与语言规范相辅相成。在“手绘家乡”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对故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在“中国版图拼图”活动里,他们用手语比画“北京”“四川”等地名,让“家国”情怀在无声中深深扎根。在志愿者鼓励下,孩子们用整齐手语“唱”响《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歌曲,以指尖传递赤诚,用眼神呼应信仰。这一刻,既是通用手语的生动实践,更是残障群体与社会同心同行的动人见证。

三、“数字推普”赋能乡村产业升级,激活低空经济新动能

志愿服务队依托学校智能制造专业优势,将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科技+语言”双驱动模式,打通“推普+产业”数字化路径,为雷波县低空经济注入创新活力。团队先后组建“师生助农团队”“河道智慧巡检团队”,运用学院无人机专利技术,指导农牧民使用智能设备。在雷波县华润五丰肉牛养殖基地、汶水镇芦笋种植基地、千万贯乡青杠村脐橙园等地,团队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开展全方位监测,通过 AI技术完成牛羊清点、轨迹追踪、植被生长监测等工作,生成报表和养殖建议。团队联合学院“AI助力河湖水域智慧巡检系统研究团队”,调研了世界第四、中国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与水电站工作人员共探无人机+河道治理及巡检技术应用,助力当地河道监管动态检测,以智能化手段守护碧水清波。

实践中,志愿服务队所在学院在雷波县多地设立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聘任了 12名推普宣传员,并与雷波县社会福利中心共建“手语推广”实践基地,以常态化服务和本土化培育的形式,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推普队伍,持续输送发展动能。未来,志愿服务队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机制,优化推普资源库建设,升级智慧化推普工具,让国家通用语言成为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驱动乡村产业升级、助力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供稿: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金鹏)

责任编辑:朱兵
  • 凉山州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