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报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以“学习共同体”重构亲子活动新样态

2025年08月12日 08:44:12 作者:徐艳 王欣

在河南省商丘市的幼教领域,有这样一所幼儿园,其亲子活动从不局限于“家长陪孩子玩游戏”的浅层模式,而是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深耕点,构建出家长、教师、幼儿三方共生共长的教育生态。多年来,从理论深耕到实践创新,从园所探索到区域辐射,商丘市实验幼儿园正以“学习共同体”为支点,撬动家园共育的新生态。

破局:当亲子活动遇见“学习共同体”

“过去组织亲子活动,常遇到家长‘人在心不在’的尴尬——有的忙着拍照发朋友圈,有的全程代劳孩子任务,甚至因教育理念冲突产生矛盾。”调研数据显示,超60%的家长将亲子活动视为“任务打卡”,35%的教师反映“家长参与深度不足”,幼儿在活动中“被动跟随”的现象普遍存在。

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亲子活动本质上是“教师主导、家长配合”的单向输出模式,缺乏真正的互动与成长。而“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核心——共享(资源互通)、共建(规则共商)、共学(经验互学)、共研(问题共解)、共成长(多方发展),恰好为破局提供了钥匙。

深耕:五大策略编织“学习共同体”网络

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商丘市实验幼儿园用多年时间打磨出一套“分层设计、灵活生长”的实施体系,让亲子活动从“一次性事件”升级为“持续性成长”。

1.家园共建:从“松散联盟”到“紧密共同体”

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学习共同体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3-5组家庭构成,实行“组长轮值制”。不同于传统家长委员会的“精英主导”,这里的组长由家长自愿申报、小组成员民主选举产生。例如家长轮流分享了“家庭阅读角创设经验”,平时总说不会陪孩子的爸爸,竟也做了超实用的《亲子阅读游戏清单》。明确“观察者-参与者-记录者”角色分工,共同整理“成长档案袋”。这种模式,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

2.活动共学:从“标准化流程”到“个性化生长”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幼儿园提出“三层递进”活动设计:

基础层:聚焦生活技能,如“小小采购员”(认识货币、规划开支)、“家庭清洁日”(分工合作整理房间),让亲子互动扎根日常。

21.jpg

发展层:结合主题课程延伸,如“秋天的礼物”主题中,有的小组走进果园采摘,有的家庭制作树叶标本,有的亲子共读《落叶跳舞》,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

22.jpg

拓展层:链接社会资源,如“走进博物馆”“社区环保行动”,让学习发生在更广阔的场域。

3.评价共研:从“结果导向”到“过程看见”

传统亲子活动评价常聚焦活动是否完成,商丘市实验幼儿园构建了“三维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不仅看活动效果,更关注家长是否主动提问,幼儿是否提出创意等过程性指标,通过录像回放、观察记录分析教育行为。

家长评价:设立亲子活动建议箱,定期召开评价研讨会,邀请家长用成长故事代替打分评价,如“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幼儿评价:设计星星贴板,用贴纸投票选出最有趣环节、最想再玩的伙伴,甚至让幼儿用绘画记录“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的事”。现在家长不再问“我家孩子表现好不好”,而是说“今天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玩法”。

4.资源共享:从“园所独唱”到“区域合唱”

为了让优质经验辐射更多家庭,幼儿园搭建了“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平台:

线下:每月举办“亲子教育沙龙”,邀请优秀小组分享活动案例;每学期开展“家长进课堂”“家庭学习成果展”等活动,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家长的教育日志。

线上:建立“学习共同体”微信群,设置“每日教育微分享”“每周问题答疑”板块,教师定期推送《亲子互动游戏库》《不同年龄段发展指南》等资源。

5.共生长:从“园所样本”到“区域辐射”

多年深耕,商丘市实验幼儿园的“学习共同体”亲子活动模式已结出累累硕果: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家长教育理念从“重知识”转向“重成长”,教师则从“活动组织者”成长为“家庭指导者”。

23.jpg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模式正从园所走向区域。截至目前,商丘市已有近20所幼儿园引入该模式,在2024年商丘市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中,采用该模式的园所亲子活动满意度达92%,较之前提升37个百分点;更有家长自发组建“社区亲子学习小组”,将“共学共研”的理念延伸至家庭所在的社区。

“教育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需要开放与共享。” 商丘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王少楠表示,未来幼儿园将进一步深化“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应用,探索跨园所联合活动、数字化资源共享等新形式,让更多家庭在“共学”中收获成长的幸福。

责任编辑:张震
  • 学习共同体
  • 幼儿园教师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