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湖南嘉禾:新兴烟农“青势力” 产业照亮振兴路 ——大学生烟农李子龙的返乡共富记

2025年08月12日 19:31:41 来源:日照新闻网

嘉禾的田野在晨雾中苏醒,40岁的李子龙蹲在烟垄间,指尖拂过油亮的烟叶,露珠折射出他眼中的光。10年前,这位“85后”大学生逃离大都市,重返故土大塘村。如今,他不仅用“黄金叶”书写了自己的致富传奇,更点燃了整个村庄的振兴之火。

破茧:从都市白领到种烟能手

2015年末,辗转城市近十年的李子龙站在家乡田埂上豁然开朗。在外打拼多年未果的他,敏锐捕捉到家乡烟叶产业的巨大潜力。“遍地黄金,就在脚下!”他毅然投身烟田,迎接他的却是重重考验。

(看到烘烤出的黄金叶欣喜不已)

面对育苗、移栽、烘烤等复杂工艺,湖南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多个部门伸出援手。技术员成为他的“田保姆”,从株行距把控到温湿度调控,倾囊相授。李子龙如饥似渴学习,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技术要点,手机存满指导视频。三年磨砺,他完成从农业“小白”到技术能手的蜕变。

科技赋能和烟草人员指导加持下,他的烟田规模从几十亩扩大到2024年的250亩。这一年交出耀眼答卷:总产665担,收入134.77万元。亮眼数字背后,是他独创的“124”科技种烟法:

“1”支铁军夯根基:每个生产季开始,他亲自示范操作要点,手把手教授工人。“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他制定《烟叶生产操作规范》,田间检查雷打不动,严格的培训管理换来作业工人高效生产,整体成本显著下降。

“2”项革新破困局:一是科学提前移栽期:将传统3月15日左右的移栽时间,提前到3月8日集中统一进行。这宝贵的7天,有效延长了烟株在大田的生长期,让烟叶有更充足的时间积累养分、充分成熟,完美避开了后期因抢收烟叶与插晚稻农时冲突导致烟叶被迫提前采收、成熟度不足的老大难问题。二是优化营养管理,增施钾肥:在烟草公司推荐配方的基础上,他将硫酸钾的亩用量从15公斤左右提高到约20公斤。充足的钾元素显著增强了烟株茎秆的坚韧度和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有效促进了烟叶正常落黄成熟。

“4”环精控铸品质:培土施肥“精”字当头,他亲自操刀施肥环节,肥料现场称重,根据土壤肥力和烟株长势精准计算配比,采用“定量浇蔸”法,确保每一株烟苗都能获得均衡营养,杜绝了传统撒施造成的“鸡婆带仔”现象。病虫害防治“绿”字为先,大力推广使用烟草公司提供的性诱剂,精准诱杀特定害虫成虫,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积极向合作社申请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无人机飞防效率太高了!几百亩地半天就能搞定,省了大量人工费和农药费,安全又环保!”防汛抗旱“预”字为要,针对当地春季多雨、夏季易旱的特点,他未雨绸缪。雨季来临前,组织工人彻底清理、疏通所有田间沟渠,对低洼易涝地块加开腰沟、围沟,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有效防止了涝灾。同时,自备小型抽水机等抗旱设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保障烟株水分需求。统一打顶“严”字把关,严格把控打顶时机,坚持在烟株盛花期进行。他亲自指导工人按照技术要求操作,确保烟田在同一时间段、用同一标准进行打顶,有效调控了烟株营养分配,保证烟叶的充分发育和整体成熟度一致,为产出高品质烟叶奠定基础。

振翅:从致富能手到共富领头雁

2020年,带着乡亲们的信任,李子龙当选大塘村支书。身份转变让他更坚定信念:“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

(认真学习气象知识助力烟稻生产)

技术共享育沃土。他带着“124工作法”走村入户,在田间讲解移栽技巧、病虫害防治。大塘村烟叶质量整体提升,亩效益水涨船高。村民李老汉感慨:“往年种烟靠经验,现在跟着子龙学科技,每亩多收近千元!”

基建赋能强筋骨。联合铺设6400米环村路,维修2800米水渠机耕道,开垦500亩荒地。曾经泥泞的村道变成水泥路,灌溉难题迎刃而解。“现在三轮车直接开到田头,省了多少力气!”村民们喜笑颜开。

多元产业添翅膀。烟稻轮作,120亩富硒稻让“冬闲田“变”增收田”,年增收4万元;荒山披绿:2300亩国外松构筑“绿色银行”,预计年收益百万;苗木生金:180亩大叶樟、红叶石楠年创收20万,带动30人就业。

暖心帮扶固根基:他特别关注村里的困难群体,优先吸纳了9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进入自己的烟田、林场、苗圃务工,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给自足,稳固脱贫成果,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脱贫户王大婶在苗圃边除草边说:“在家门口干活,顾家赚钱两不误,日子有奔头!”

翱翔:金叶点亮振兴梦

夕阳为千亩烟田镀上金边。烟叶收购站里,村民们捧着金灿灿的烟叶,喜悦的笑声在站内荡漾。大塘村的振兴故事,正随着缕缕烟香,飘向更远的远方——那里有更多带着知识与热忱的归乡人,正在广袤沃野上,播种新的希望。

站在连片的金色烟田旁,李子龙眺望远方,信心满怀。“知识和技术,是打开乡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他坚定地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烟叶等优势产业的规模,优化技术,提升品质。更重要的是,他要吸引、带动更多像他一样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人回归乡村,“让他们看到,广阔田野同样是大展宏图的舞台!”

(荣获嘉禾县“优秀共产党员”)

从都市白领到扎根沃土的“田秀才”,从个人致富的“排头兵”到带领乡亲共富的“领头雁”。当被问及成功密码,他目光灼灼:“高等教育给我科学思维,企业经历练就市场眼光,吃苦耐劳让我扎根土地,踏实态度助我稳步前行——这是新农人最该背起的行囊。”

李子龙的人生轨迹,正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当越来越多的“李子龙”带着知识、技术和满腔热忱回归乡土,广袤的田野间升腾起的,是蓬勃不息、不可阻挡的振兴力量——那被科技之光点亮、被辛勤汗水浇灌的金色梦想,正在每一寸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拔节生长,生机盎然!(段劲松)

责任编辑:韩利
  • 三农
  • 农业
  • 种植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