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从“医院”到“健院”:健康管理的变革与展望——对话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姚军

2025年08月16日 14:48:00

本期嘉宾:姚军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

图片1.png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姚军

《人民健谈》主持人:姚会长,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参与这次访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提出从“医院”到创办“健院”。“健院”的出现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说它不是医院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认知革命呢?

姚军:主持人好。当下,我们面临着诸多健康领域的新变化。从医疗资源来看,已经从“绝对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疾病谱也从“急性传染病”转向“慢性复杂病”;民众的健康需求更是从“被动治疗”升级为“主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医院”的功能已经难以完全承载人类对健康的终极需求。“健院”的出现,不是对医院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认知革命,标志着人类健康理念从“对抗疾病”到“经营健康”的范式转移。在“健院”中,健康成为可量化、可经营、可增值的核心资产,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人民健谈》主持人:您提到“健院”是健康生态的再造,和传统健康管理相比,这种“再造”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姚军:传统健康管理很多时候只是治疗链的延伸,而真正的健康管理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又像呼吸一样自然无感。在“健院”的理念下,每一次健康管理数据都会成为健康资产的“数字存款”,每一次生活方式调整都能转化为健康资本的“复利增长”。我们的理念从“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转变为“时时要监测、处处要管控、人人要健康”。这意味着我们将预防理念前置,把健康管理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手段重构健康文明,打造一个全民主动健康的新纪元。

《人民健谈》主持人:从数据上看,我国诊疗人次持续上升,老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这些现状给健康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健院”在应对这些挑战上有什么独特优势?

姚军:确实,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95.5亿,比上年增加11.3亿人次;入院3.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 。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且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健康管理面临着巨大压力。“健院”的独特优势在于它的全方位服务理念,不仅关注疾病治疗,更注重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通过对全人群的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人民健谈》主持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健院”在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姚军:生活方式在健康管理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它对健康的影响占比达到60%。“健院”会从多个维度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会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推广如哈佛大学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的8种最佳饮食模式 。运动上,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人们制定从“适量运动”到“精准运动”的计划,像每周累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能降低衰老加速风险,改善血脂水平。在心理、睡眠和社交健康方面,也会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指导,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人民健谈》主持人:和医院相比,“健院”的模式有很大不同,您能详细说说“健院”的模式特点吗?

姚军:医院主要探索“诊断病、治疗病、治愈病”,而“健院”则聚焦“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 。在指导原则上,医院研究的是如何使患者减少痛苦、早日痊愈,“健院”研究的是如何使人身心健康、健康长寿;服务对象上,医院主要针对已患病人,“健院”面向所有人;目标任务上,医院是疾病的处置者,关注诊治疾病,“健院”是健康的维护者,致力于促进健康;专业技能上,医院治疗“已病”,依赖各种诊疗技术,“健院”治疗“未病”,靠多种健康管理手段;工作方式上,医院则主要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健院”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健院”强调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与传统医院形成优势互补。我们不仅要关注“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而且要关注“慢性病人和康复病人”。不仅要围绕“运动、饮食、睡眠”,而且要围绕“戒烟、限酒、减重”。不仅要着眼“生理、遗传、环境”,而且要着眼“心理、社交、收入”。不仅要研究“细胞、分子、基因”,而且要研究“智能、数字、网络”。不仅要盯着“儿童、青年、老年”,而且要盯着“社区、企业、学校”。不仅要重视“个体、群体、全体”,而且要重视“家庭、社会、政府”。

《人民健谈》主持人:“健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那么“健院”需要怎样的人才团队?

姚军:“健院”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团队。从分类上看,包括健康管理领军人才、应用人才、研究人才、教学人才、行政人才等。人员构成除了健康管理师,还需要配备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中医师、功能医学师、心理师、营养师、运动师、康复师、护理师、药剂师、技师,以及研究、信息、工程、统计等专业人员。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健康知识传播能力、健康维护服务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健康技术创新能力,以满足“健院”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

《人民健谈》主持人: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健院”有着一套系统的流程,您能介绍一下“健院”的健管流程是怎样的吗?

姚军:“健院”的健管流程主要包括健康信息采集、健康状况评估、健康计划制定、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效果评价五个环节。首先,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体检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健康相关信息。接着,依据收集的信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量化评估,预测健康走向。然后,在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促进计划和方案。之后,依据计划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健康风险干预。最后,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对健康状况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修正调整干预计划,形成一个往复循环的管理过程,最终达到消除风险和促进健康的目标。

《人民健谈》主持人:目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您认为“健院”的发展将对我国健康管理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姚军: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管理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预防途径。每个人都能通过科学手段,把自己的生物学年龄改写得更年轻,因为健康长寿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可计算的科学,从“疾病治疗”到“健康设计”是大势所趋,从“医院”到“健院”是势在必行。我们不仅需要“病有所医”,更加需要“健有所管”。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比例只占医疗健康产业的5%,与美国家庭及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比例占医疗健康产业的50%相比,差距明显 。“健院”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健康管理行业从碎片化服务向系统化、专业化转变。 “健院”模式的推广,有助于建立健康管理的专业理论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和产业规范体系,促进健康管理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升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健康管理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人民健谈》主持人:在“健院”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国家医改政策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管理的目标?

姚军:国家提出实施全民健康管理,推动“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从“管医疗”提升至“管健康”。“健院”的发展要紧密围绕这些政策。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医师和疾病管理师,提供“院前健康管理、院中诊断治疗、院后疾病管理”的全过程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健院”应积极探索开展“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健康服务,将健康管理融入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与医院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全民健康保障新体系。

责任编辑:朱兵
  • 健康管理
  • 健康中国
  • 医院
  • 姚军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