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细雨过后,坝上村的青石板路泛着微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霞万朵映山红”团队的年轻人们,正在坝上村这段90余年前红军走过的路上行进。
“原来当年红军医院的纱布是要反复清洗使用的。”00后队员张双怡在红四军医院旧址前驻足,手机屏幕上正播放着团队用沙画介绍小井的视频。这支由95后、00后组成的实践团队,正在用他们的方式重新“解码”井冈山的红色基因。
在黄洋界保卫战遗址,无人机缓缓升起。通过飞行眼镜,队员们俯瞰这片1928年曾经炮声隆隆的战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教科书震撼多了。”团队技术负责人史涵宇调整着设备参数。十年来,南航学子带来的科技装备不断升级,但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始终未变。
坝上村的急行军体验有了新变化。除了负重前行,队员们还要完成“数字打卡”任务——在指定地点拍摄创意短视频,用青年语言讲述红军故事。“我们不是在重复历史,而是在和历史对话。”队长吕辰雨说。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说话。”辅导员吴一敌看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感慨道。从2015年到2025年,南航学子用十年时间在井冈山刻下新时代的青春印记。当现代传媒与革命文物相遇,当短视频对话红色历史,这座革命圣地在年轻一代的诠释中,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梁晓丹)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