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湖北天门:文化广场筑暖巢 银龄乐享夕阳红

2025年08月21日 17:01:19 来源:中国城市网

蛙叫虫鸣伴晚风,华灯初上聚欢颜。傍晚时分,湖北天门市干驿镇古晴滩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早已热闹非凡。广场舞队的阿姨们踩着节拍翩翩起舞,彩扇翻飞间笑意盈盈;凉亭下几位老人围坐闲聊,手里摇着蒲扇话家常;不远处的老年活动中心里,棋牌桌前“楚河汉界”间的博弈正酣……这片充满烟火气的活动空间,如今已成为社区1193名老人最依恋的“幸福港湾”。这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用爱心与担当铺就的养老助老之路,更是文化赋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民有所呼,温情接力:把“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

“以前社区连块像样的活动场地都没有,老姐妹们想跳个舞得挤在居委会门口的小空地上,遇到刮风下雨就只能散了。”家住古晴滩社区的张桂兰老人今年68岁,说起过去的日子言语里满是感慨。作为社区广场舞队的发起人,她曾为找不到活动场地犯了不少愁。

古晴滩社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三成。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增多,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近年来,社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崭新民居错落有致,但“养老设施跟不上”的短板却愈发明显——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老人们要么在家“闷坐”,要么只能在路边闲聊,遇到恶劣天气更是连出门透气的地方都没有。“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聚聚,能有伙伴一起说说话、活动活动”,成了老人们最朴素的心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2年初,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开展基层走访时,了解到古晴滩社区的养老困境。“老人的期盼就是我们的责任,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才能让养老更有温度。”该局主要负责人李亮当即表态。随后的一个月里,工作人员多次下沉社区,挨家挨户走访老人,和居委会干部围坐长谈,详细记录大家对活动场所的需求:“要有能避雨的亭子”“希望能有路灯,晚上出来不摸黑”“最好能有看电影、下棋的地方”……一张张需求清单被认真梳理,一份融合老人期盼的建设方案逐渐清晰。

image.png

(开阔整洁的文化广场一角)

为让项目真正贴合民心,规划阶段特意邀请老人代表参与讨论。72岁的李爹爹是社区里的“老文化人”,他提议:“咱们社区有百年历史,能不能在广场里加点老故事、老记忆?”这个建议被采纳,规划中特意加入了展示社区沿革的文化展示墙。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设计方案里增加了防滑步道砖、休息石凳和无障碍坡道;担心老人晚上活动不安全,特意选用了亮度足、能耗低的太阳能路灯……从细节处着手,把“老人视角”贯穿规划全程。

2022年底,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率先捐赠一笔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广场建设。2023年,又支持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烟草局的同志不仅帮助项目启动,还经常来工地看看进度,问我们还有什么需求。”社区书记李明甫回忆道,从场地平整到设施采购,对方全程跟进,生怕哪里不合老人心意。这份“事事有回应”的温情,让社区居民心里暖烘烘的。

匠心筑梦,文化铸魂:让“活动空间”成为“精神家园”

“青砖黛瓦的亭子,墙上画着咱们社区的老故事,晚上路灯一亮,比城里的公园还好看!”站在古晴滩社区文化广场上,81岁的王奶奶指着眼前的景致,笑得合不拢嘴。2023年底建成投用的广场占地2000余平方米,一步一景间都藏着匠心。

沿着整洁的步道走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仿古廊亭,青瓦飞檐透着传统韵味,亭下石凳整齐排列,方便老人们随时歇脚。廊亭旁的文化墙格外醒目,墙上的彩绘生动再现了古晴滩社区从“古驿站”到“新社区”的历史变迁,每一幅画都配有文字解说,成了社区的“活历史”。

image.png

(广场边的干驿镇文化展示墙)

广场的功能布局处处体现“适老”理念。12盏太阳能路灯均匀分布,傍晚自动亮起,柔和的光线照亮整个广场,老人们晚上散步、跳舞再也不用“摸黑”。100多米长的游步道铺设着防滑步道砖,每隔5米就有一处休息平台。健身区里,漫步机、太极轮等适老化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旁边还贴心地设置了扶手和警示牌。“这些器材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用着安全又方便,每天来锻炼半小时,浑身都舒服。”正在健身的张爷爷说。

2024年5月,与广场相连的老年活动中心正式竣工,为老人们增添了“风雨无阻”的活动空间。走进活动中心,暖意扑面而来:宽敞的棋牌室里,四张棋牌桌满满当当,大爷们正专注地在“楚河汉界”对弈,时不时传来“好棋!”的赞叹声。隔壁的休息室里,几位老人围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高清电视机播放戏曲节目,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储物架上,象棋、围棋、扑克等器具摆放整齐,旁边的饮水机随时供应热水。“以前下雨就只能在家发呆,现在活动中心里啥都有,打牌、看戏、聊天,一天过得又快又充实。”70岁的刘奶奶是活动中心的“常客”,每天吃完早饭就来报到。

文化赋能让活动空间更有“灵魂”。广场上的大屏不仅播放新闻,每月还会放映两场露天电影,《地道战》《红灯记》等经典老影片总能吸引几十位老人驻足观看。“放电影那天,大家早早搬着小马扎来占位置,有的还带着孙子孙女,像赶大集一样热闹。”社区工作人员鲁俊杰笑着说。活动中心还开辟了“文化角”,摆放着各类通俗读物,从养生知识到历史故事,种类丰富,老人们没事就来翻一翻、读一读,让晚年生活多了份书香气息。

image.png

(夜里,村民们在广场上观看露天电影)

笑语盈盈,文明生长:用“持续守护”续写“敬老答卷”

“头发剪得真精神,谢谢你们又来辛苦啦!”5月的一个清晨,古晴滩社区文化广场上,几位老人正排队等着义剪。志愿者们一边麻利地剪发,一边和老人拉家常,欢声笑语洒满广场。这样的义剪活动,每月都会在这里开展,已经坚持了半年多。

广场和活动中心的建成,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更悄然改变着社区的精神风貌。以前邻里间偶尔会因琐事拌嘴,如今在广场上一起跳舞、下棋,一来二去成了好朋友,矛盾少了自然情谊浓了。78岁的周奶奶和76岁的吴奶奶曾因宅基地问题闹过别扭,后来在广场舞队成了搭档,每天一起排练,心结早就解开了。“现在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对方送点,比亲姐妹还亲。”

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帮扶没有止步于设施建设。为让老人们用得舒心,该局定期组织志愿者来社区开展服务:检查健身器材安全、检修大屏和音响设备、清洗文化墙……去年冬天,得知活动中心的窗户透风,志愿者们第一时间买来密封条,挨个儿把窗户封好,让室内暖和了不少。“他们不是建完就不管了,是真把我们老人的事放在心上。”王奶奶感动地说。

“实现‘孤不愁,乐有伴’,是老人们长久以来的心愿,现在终于成真了。”看着广场上热闹的场景,鲁俊杰感慨万千。如今的古晴滩社区,从旭日东升到星月满天,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里总是人气满满。清晨,老人们在广场上打太极、散步;午后,活动中心里棋牌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傍晚,广场舞的音乐准时响起,银龄身影在灯光下舞动……这幅老有所乐的画卷,每天都在生动铺展。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李亮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古晴滩社区的养老需求,计划在活动中心增设康复理疗设备,邀请医生开展健康讲座,让帮扶举措更精准、更暖心。同时,还将推动社区与周边村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这份敬老爱老的文明之风传播得更远。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天际,文化广场上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从满足“有地方去”的基本需求,到追求“玩得好、学得乐”的精神满足,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用实干与担当,为古晴滩社区的老人们搭建了幸福平台,也为基层养老助老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国企力量。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更多关于“老有所乐”的故事,正在继续书写。

(通讯员 丁志涛)

责任编辑:韩利
  • 湖北天门
  • 广场设计
  • 社区功能
  • 夕阳红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