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普法宣传工作也在各行各业开展得热火朝天,而地处中缅边境的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却有这样一群人将普法宣传工作玩出了“十八般武艺”。今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立足实际,针对零售户、未成年人、定点帮扶村村民等不同群体特点,创新采用“分众化传播+情景化体验”模式,通过互动式、沉浸式宣传教育,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零售户的“法律补习班”,持证上岗不迷路
新办零售户申领烟草专卖许可证,是普法的关键节点。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烟草服务区,“办了证可不能随便任性卖,法律红线碰不得!”工作人员正化身“法律讲师”,为他们详细讲解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从卷烟的进货渠道规范,到销售过程的注意事项,事无巨细,掰开了揉碎了讲,帮助零售户明晰合法经营的边界,让他们从踏入卷烟经营的第一步起,就树立起牢固的守法经营意识,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开启经营之路。
“日常监管时,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店铺,与零售户面对面交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违法经营的后果,提醒零售户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烟草市场秩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专卖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工作人员给新办证零售户讲解相关要求。(李姣 摄)
碰上“迷糊店主”不重视,工作人员便会特别强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能卖烟给未成年人!拿不准的,一定要让他们出示身份证件!”有零售户经常开玩笑说:“你们一来,我卖烟都得绷紧发条!”
未成年“防坑”指南,“火眼金睛”识骗局
当“奶茶杯”电子烟企图用可爱皮囊诱惑未成年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果断开启“护苗模式”!他们走进校园以及大街小巷,以PPT、短视频、实物展示轮番上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电子烟的危害,帮助他们筑牢抵制诱惑的防线。一位参加活动的李同学感叹道:“我以前还觉得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很有趣,没想到对人体竟然有这么严重的危害!”
工作人员给学生讲解新型烟草制品危害。(罗志彬 摄)
此外,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校园周边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打击向未成年人售烟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督促零售户在店内显著位置粘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标识,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帮扶村的“法治脱口秀”,防骗秘籍指迷津
在定点帮扶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芒付村,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拿着案例与村民们唠起了“法治嗑”:“酒后驾车成本有多高?我们来算算法律上对酒驾和醉驾处罚的成本。酒驾成本=暂扣6个月驾驶证+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一次记满12分……”工作人员围绕酒驾醉驾、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等农村常见问题“苦口婆心”地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法治课”,时不时还会引得村民们哈哈大笑。
工作人员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张德相 摄)
针对农村地区电信诈骗频发的情况,工作人员还特别开展反诈宣传。“老张被骗的故事告诉我们,陌生链接别乱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把反诈知识编成顺口溜,村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同时,工作人员还帮助村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手把手教村民如何使用,提高村民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守护好村民的“钱袋子”。
下一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解锁更多“整活”姿势,持续扩大普法覆盖面,提升普法实效,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贡献更多烟草力量。[文/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罗志彬]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