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发布会渭滨区专场。渭滨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梁丹军,渭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丽,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罗光伟,陕西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宝祥参加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宝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主持。
这里是大美关中的珍贵明珠和神奇沃土,凝聚着“看中国·来宝鸡”的民族之魂,孕育着“炎帝故里,华夏始祖”的文明根脉,传承着“青铜古韵,石鼓献瑞”的雅颂之音。踏上东风浩荡、万物竞发的新时代新征程,向新提质,逐梦奋进。
发布会上,梁丹军以“聚力‘五优’城区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鸡新篇章贡献渭滨力量”为题,系统阐述渭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他强调,渭滨区锚定高质量发展,以“抓项目、扩投资”“扬优势、育新质”“拓业态、促融合”“强功能、提品质”“兴产业、夯基础”“优环境、护发展”“应民需、解民忧”七大重点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
抓项目、扩投资。实施重点项目 1621 个,总投资破 5000 亿元,获评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先进区。创新“8+N”招商模式,招引项目 475 个,培育 “五上” 企业 395 户,18个项目荣获市级大项目奖,获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
扬优势、育新质。实施“6422”战略,推动六大优势产业升级、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完成132个技改升级项目,释放产能96亿元,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获国家级认定,跻身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 500 强;建成传感器产业园,深化“一核多点”数字经济大园区格局,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拓业态、促融合。推进商贸提质“五大行动”,打造103 个商贸项目、10 条特色街区和 6 个便民生活圈,社零年均增 2.8%,获省级表彰。盘活闲置楼宇 21.5 万㎡,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建成 5 座工业博物馆,石鼓文化城入选国家级街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0 亿元。
强功能、提品质。10 个重点旧城改造项目圆满交付,安置群众近9000人;新建20处“口袋公园”、75座公厕,新增8281个停车位,打通13条断头路,更新改造燃气管网298.5公里、老旧小区334个;建成智慧城市治理服务平台,消除 87 处管理盲区。
兴产业、夯基础。发展“渭滨五宝”等特色产业,创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27公里试验段全线贯通,打造6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
优环境、护发展。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7天,清姜河获中、省荣誉,森林覆盖率 56.62%,建成全省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制定全省首个《企业开办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渭您服务”政务品牌连续三年摘得国字号殊荣;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蝉联省级平安区,荣膺平安铜鼎。
应民需、解民忧。成立全市首家人力资源产业服务联盟,打造11个特色化劳务品牌,城镇新增就业3.4万余人、农村转移就业17万余人次;新、改建学校100余所,增学位6000余个,教育投入25.4亿元;医疗卫生、托育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筑梦向新征程远,动能澎湃勇争先。梁丹军表示,面向未来,渭滨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干字当头、奋楫争先,持续打造发展优、环境优、民生优、治理优、党建优的“五优”城区升级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渭滨实践迈出更大步伐。(张晓林 程溪)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