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红花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航空科普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2025年08月26日 21:44:2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科教兴国战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红花志愿服务团队暑期于江苏省溧阳市开展了一系列航空科普与安全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为儿童打开科学视野,筑牢安全防线。

科技筑梦:点燃航空报国志向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团队深刻践行这一理念,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团队成员于7月7日至7月11日期间在溧阳市后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两地爱心暑托班开展航空科普活动。

在航空主题课堂上,志愿者们以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神舟飞船的辉煌成就,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着大家认识飞机结构、学习飞机指挥手势,小朋友们听得入迷,不时发出惊叹声。

图片1.png

团队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参观南航大飞机。

团队成员不仅带着小朋友们了解人类飞天的历程,还通过具体的实践和小朋友们共同探索飞行的奥秘。在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纸飞机,还通过卡纸、吸管、橡皮泥等材料塑造出自己心中的飞机模型,放飞飞天梦想。7月9日,小朋友们进入南航校园进行参观实践,在西操场的大飞机下,小朋友们根据讲解员的介绍,一步步探索飞机精巧的结构,对航空航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模拟飞行体验环节,小朋友们认真学习塔台指挥手势,神情专注、态度严谨,仿佛一个个小小“航空人”正为梦想蓄力。

传承非遗文化共绘漆彩青春

在溧阳市图书馆非遗文化体验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红花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漆扇制作活动,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志愿者们系统讲述了漆扇从汉唐宫廷“雅扇”到当代国潮佳品的演变脉络,深入阐释其“一器百工、千文万华”的工艺特点与时代价值。在介绍结束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亲手制作漆扇,“零距离”体验非遗技艺蕴含的文化精髓。

安全护航:筑牢生命防护屏障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团队将安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在防震减灾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根据“黄金12秒”避险原则生动演示了地震来临时“伏地、遮挡、手抓牢”的要领,指导孩子们快速识别安全三角区。此外志愿者还细致讲解了海啸、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以及火灾、触电、溺水的“三防”要点。在“应急包组装竞赛”中,孩子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从20件物品中挑选出最必要的10件应急物资。“手电筒比玩具更重要!”8岁的小刚在比赛中做出了正确选择。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演练,在欢笑中掌握了救命技能。

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团队还特别设计了“反霸凌”角色扮演活动,为小朋友们讲授有关预防校园霸凌、反对拐卖等提高安全意识的内容。通过不同场景的展现与讲解,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识别霸凌行为,以及寻求帮助的正确方式。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我知道了遇到问题要告诉老师,也要帮助被欺负的同学。”

深化校地合作共育时代新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与溧阳市汇众社义工协会正式签署了长期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开展以下合作: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创。此次合作将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后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溧阳中小学协同育人,共育英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红花志愿服务团此次系列实践活动以“2种关爱教育活动+4类科学课程+X界社会力量”的多维育人模式,为青少年成长注入全新动能。团队通过三航科普点燃科技梦想,借助非遗传承厚植文化自信,依托安全防护筑牢生命防线,运用情绪调节培育健康心态,构建起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新范式。

未来,小红花团队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拓展校地合作新路径,让科技之光点亮更多梦想,让文化之根深植少年心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青春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红花志愿服务团队供稿)

责任编辑:朱兵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志愿者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