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有鱼有草、能亲水散步!生态环境部详解美丽河湖建设:从大江大河到小微水体都覆盖

2025年08月28日 10:06:1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郑新钰

清晨,在河边晨跑时,河水清清;傍晚,带娃散步,岸边绿绿——这份“小美好”的背后,藏着“美丽河湖建设”的大文章。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近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了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

什么是美丽河湖?

今年7月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美丽河湖暨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推进会上,用三句话高度概括了美丽河湖的内涵,也阐释了美丽河湖美在哪儿:

一是美在水环境优良,水环境质量改善是根本,河湖水质实现根本好转或水质稳定达到优良,人民群众反映的水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是美在水生态健康,河湖水体要有健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有代表性的土著物种得到重现,比如江豚等旗舰物种,稳定实现“有鱼有草”。

三是美在人水关系和谐,水体流动性要好,两岸环境能满足公众的景观、休闲等亲水需求,防洪排涝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亲水爱水。

美丽河湖在哪儿建?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介绍,国家层面,重点关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社会关注度高的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水库。目前已制定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并动态更新,明确了2573个河湖水体,实现了江河“主动脉”的基本覆盖。

地方层面,各地重点关注河流二、三、四级支流和群众身边的小微水体,在国家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至各类河湖沟渠,实现“毛细血管”的有效打通,让河湖之美看得见、摸得着,也能够亲近。

建设成效有哪些?

目前,美丽河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保护治理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蒋火华举例表示,有铁腕治污、实现华丽蝶变的,如福建省厦门市持续推进筼筜湖综合治理,让其实现从“烂潮滩”到“新客厅”的历史性转变。

也有发挥特色优势、打通“两山”转化路径的,如新安江,皖浙两省连续实施四轮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从“生态共保”延伸到“产业共兴”,从“一水共护”稳步迈向“一域共富”。

还有开展联保共治、构建协同治理机制的,如太浦河,江浙沪三地高水平高标准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推进太浦河治理,建立了跨界水体巡河、管护、监测、治理、执法“五个联合”工作机制。

记者注意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据悉,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重要抓手,强化三水统筹、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美在四方,让人民群众共享“一河一美景、一湖一风光”的美丽中国水韵画卷。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生态环境
  • 环境保护
  • 时政
  • 环境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