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到,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为重向能力提升为本转变,加快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鼓励和支持全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8月28日,卓越教育成功举办了以“育见AI 智引生长”为主题的AI成果发布会。关注“教育+AI”领域的学术专家、媒体、教育界同仁、券商分析师共同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会上,卓越教育与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同签约“实践教学基地”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领域的里程碑,未来将共同推动校企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活动当天,专家教授围绕着AI如何赋能教育展开深入探讨,让教育真正为未来人才筑牢根基。卓越教育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唐俊京也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以“教育+AI”的创新成果为新时代人才“素养思维培养”和“健康生长”搭起技术桥梁。
“现在AI能一秒写五篇作文,解数学题还能讲步骤,连孩子问问题都可能先找ChatGPT,那我们还能以背得多、算得快作为优秀的标准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胡可嘉在现场讲出了众多家长心中的困惑。她的答案很明确:“AI 时代的教育,不是培养不被AI替代的孩子,而是培养能跟AI共进、共创的孩子。”她强调,AI时代的教育培养,是从能力转向思维的教育使命,AI的确改变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规则,但教育的本质没有变——它仍然是培养有思考力、有判断力、有温度的人。这一观点为AI时代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并引发在场嘉宾的共鸣。
从AI时代的人才培养再到如何具体结合教育落地,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蒋运承教授在演讲中揭秘了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体(AI Agent)如何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全场景。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定位、教学技能都在面临着更新,人工智能的赋能,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数据驱动的研和智能化的服务与管理,形成新的教育范式和形态。AI Agent的出现不仅能够支持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还具备感知、交互、学习、理解和思考的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蒋运承教授的分享为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实操性的指导,让大家对AI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
唐俊京介绍,本次发布的AI产品已全部搭载在卓越教育自主研发的鲸准教教学系统,鲸准教系统实现了AI与教学全流程的融合,且老师、学生、AI 间全流程数据相通,既能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又能保障个性化需求。
在教师赋能方面,AI学情工具实现高效的录分和学情分析,让试卷会说话,让教与学更省力、更精准;AI 批改工具让老师省去批改的重复劳动力,留出更多时间精准辅导深度备课,如作文的批改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有教师精批投入大、批改质量因人而异、反馈不及时、难以整体把握班级学情等情况,AI作文批改工具的加入可以让作文批改更加高效和标准化,且有更加直观的数据反馈。AI的赋能让教师的负担减轻数十倍,让老师回归育人本质,在AI的辅助和数据的驱动下,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学生培养上,AI也帮助学生们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素养提升。AI阅读从底层内容智能生成到顶层精准能力侦测,采用四层自研算法深度融合,最终构建了完整的AI教育技术和体验闭环,促进AI阅读能力提升。如AI英语星河,超两千名学生在使用AI英语星河后,阅读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AI 阅读等产品从一开始的群体个性化,随着学生与AI 的交互,会动态调整学习路径,逐步迈向 “千人千面”。
卓越教育创始人、总裁唐俊京。
谈及未来,唐俊京讲到,将以大模型为核心,突破以往的“师-生”二元结构,持续探索“师-机-生”三元结构协同的未来教学模式,赋能教师高质量教学、学生个性化生长和高使用率且成本可控的教学载体。(黄铠霖)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