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非遗“驻”铺头 老树发“兴”芽

2025年08月29日 22:03:22

清晨的阳光穿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晓岐村的薄雾,淌进“草木香”零售铺的玻璃窗。62岁的杨大爷正用软布细细擦拭柜台旁那件形似闽江波涛的根雕——这件曾被视作江边“破烂”的老树根,如今是街坊邻里进店必打卡的“非遗镇店之宝”。

从“仓库蒙尘”到“店堂生辉”:老手艺唤醒新商机

晓岐村是闽侯县根雕发源地之一,杨大爷一家三口以刻刀与树根为生。但随着市场遇冷,这门省级非遗技艺渐渐淡出视野。十年前,一家人转行开起零售铺,那些凝聚心血的根雕作品被摞进仓库角落,蒙上厚灰。“守着铺子能糊口,可摸着那些树根,心里总空落落的。”杨大爷的叹息里藏着对手艺的眷恋。

转机始于三年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小林在走访客户时,被仓库里灵动的根雕吸引:“这是宝贝!摆进店里打造根雕主题零售店,既能传手艺又能聚人气!”杨大爷彻夜难眠,次日便腾出半面墙,定制玻璃展柜将根雕请入店堂。沉睡的老树根在烟火气中“苏醒”,“雄鹰”守着货架,“巨龙”盘踞收银台,废料雕成茶宠、成伴手礼。“如今每天十来拨游客来拍照,老主顾购物时也总多聊几句根雕,客流增了三成!”杨大爷算账时眼角带笑。

图片1.png

图为闽侯县南屿镇杨名百货零售超市——根雕主题零售店。陈燕群供图

从“谋生手艺”到“文化讲台”:根须蔓延振兴路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是闽侯根雕的魂。”杨大爷一边雕刻一边讲述道。每件作品需循着树根纹理,经圆雕勾轮廓、镂雕造虚实、浮雕点细节,耗费百余小时方能赋予朽木“第二生命”,蜕变为灵动艺术品。如今店铺成了文化传承的讲台:游客为根雕驻足,家长带孩子听光阴故事,杨大爷的儿子更是在小林的帮助下开起直播,一边演示技艺一边推介作品。

图片2.png

图为杨大爷用刻刀雕琢根雕作品。陈燕群供图

这间150平方米的铺面,月收入较转型前提升近四成。深埋地下的文化根须在寻常烟火里顶破冻土——当非遗遇见生活,当坚守碰撞创新,传统技艺在时代缝隙中抽出了鲜嫩新芽。它诉说着,有些坚守,终会在变迁中重获呼吸,活出生生不息的模样。(陈燕群)

责任编辑:朱兵
  • 根雕
  • 手工艺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