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传承与弘扬盐城独特的非遗瑰宝,7月至8月,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青衿寻迹,盐韵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江苏淮剧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都民俗博物馆等地,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探寻之旅。
一、淮剧探秘:穿越时空,邂逅艺术瑰宝
实践团首站抵达江苏淮剧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淮剧艺术殿堂的大门。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团队成员们不仅领略了淮剧从起源到发展的辉煌历程,更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听看《牙痕记》的声嘶力竭、直击人心;听看《祥林嫂》泣心问天、绵狂如疯。等我们穿上淮剧戏服,古老又青春的文化正在向未来发出邀约。
二、海盐寻踪:品味千年,领略盐都风华
随后,实践团踏入中国海盐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海盐文化的奇妙之旅。丰富的展品与生动的讲解,让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盐城作为“海盐之都”的千年辉煌。从古老的制盐工艺,从盐的售卖方式历程,从道尽沧桑的制盐工具,无一都不诉说着盐城与盐的不解之缘,让成员们对海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民俗探访:沉浸体验,感受乡土风情
盐都民俗博物馆内,团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之中。传统的农耕工具、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观看体验区,成员们观看各种的民间手工艺品,从虎头鞋、编珠、木雕等中领略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欢声笑语中,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
四、教育创新:非遗传承,点亮未来之光
在盐城辰禾教育培训中心,实践团进行了非遗文化的宣讲,进一步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非遗小课堂”上,大家利用PPT、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盐城的非遗项目,如淮剧、海盐晒制技艺、东台发绣等。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非遗的魅力,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去围绕非遗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盐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加年轻力量。
五、社区宣讲:播种希望,传承文化薪火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东升新村社区。在这里,团队成员们化身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精彩纷呈的展示以及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小学生们传递着盐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成员穿上淮剧戏服,翩翩起舞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互动环节中,成员们巧妙设计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淮剧里最有趣的角色是谁吗?”孩子们争相举手,用充满童真的声音回答:“是孙悟空!是白娘子!”欢声笑语中,宣讲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成为非遗文化的小小传承者,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也许有一天,等大家再听到悠悠淮剧音,便摸到苏北人自小种下的“根”。
此次“青衿寻迹,盐韵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盐城的非遗文化,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非遗文化的种子。作为盐城工学院的大二学子,大家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的责任。未来,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为盐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魏语婷、姜越、魏琦)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