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王楠)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名单。经教育部推荐、国家数据局评审,中国人民大学申报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成功入选。
该数据集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两大核心资源——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为依托开展建设。
复印报刊资料是一种精选的二次文献,共148种,年总发行量400万册,系我国最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集群。“学术世界”是一个以学术创新为目标、以学术资源为基础的开放性、数智化的学术服务平台。其业务逻辑是数据驱动的全链条学术服务,核心支撑是高质量的学术文献数据集。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有三大特色与创新:一是不同于国内其他主流学术数据库追求的大而全,本数据集特别强调精而专;二是不同于国内其他主流的学术数据库一般只是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资源汇集,本数据集建设的是覆盖“阅读—选题—写作—投稿—发表—评价”全链条的学术创新服务体系,将打破传统“封闭式、小散弱”的学术生产模式,形成“开放式、集约化、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学术新生态,催生新的学术数据产业;三是本数据集所收录的都是研究中国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立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文献,是有效支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数据基石。
接下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将根据国家数据局、教育部的要求,加强以数据为中心的学术文献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围绕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共享”,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与集成管理平台;加强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术文献深度加工与挖掘能力建设,通过知识标引、关联分析与语义挖掘,将原始文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资源;加强以智慧为中心的科研赋能与协同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以AI技术为驱动,构建全链条智能化学术创新服务体系。
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和“学术世界”建设,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建成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有力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垂直大模型开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