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林业局携手区教育局,为全区内校园的古树名木挂上了标识牌。这是茅箭区全力推行的校园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
在东风52 小学,一棵需三人合抱的枫杨树格外引人注目。这棵树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仍枝繁叶茂、绿意葱茏。此前,由于原标牌破旧且数据待更新,茅箭区林业局工作人员特意定制了新标牌。新标牌采用耐腐蚀抗弯曲材料制作,上面清晰标注着树木名称、特性、树龄、管护单位以及二维码等信息。为校园内的古树名木悬挂标识牌,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与环保行动。这小小的标牌,远不止于一个名字和简介,其意义多重而深刻。
首先,标识牌是无声的“自然导师”。它将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从单纯的景观,转变为活的教材。学生们通过阅读标牌,能直观了解树木的学名、科属、树龄及其生态价值,从而增长植物学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其次,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一棵古树往往与学校的发展史相伴相生。标识牌上的年份,默默诉说着它见证过的无数青春岁月与时代变迁,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绿色纽带,极大地增强了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认同感。
更重要的是,挂牌行为本身是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它明确宣告了这些树木的独特价值与受保护地位,不仅能唤起师生们的珍惜与爱护之情,更将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总而言之,为古树挂牌,是赋予其应有的尊严与身份。它让自然的瑰宝与人文的光辉交相辉映,让美丽的校园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成为滋养生命、传承文明的绿色家园。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茅箭区林业局科学落实“一树一档”制度,对全区古树名木资源开展全面普查与建档工作,详细记录每株古树的身份信息,并定期核实更新树龄、胸径、冠幅等数据。同时,坚持“一树一策”,针对存在病虫害、长势衰弱或受自然灾害影响等问题的古树名木,及时分类施策,通过树体支撑加固、清腐防护、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施肥复壮等专项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救治,让古树重焕生机。
古树名木不仅是珍贵的物种、景观和生态资源,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城市文脉与乡愁记忆的重要象征。今年1月2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公布,自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据悉,茅箭区共有古树153 株,包括 17 株一级古树、37 株二级古树和 99 株三级古树,主要分布于茅塔乡、大川镇、武当路街道、东城经济开发区、赛武当管理局等乡镇。此次茅箭区林业局完成辖区内十一所中小学,约70余棵古树挂牌,为进一步推进校园古树知识普及,及增强保护意识打下坚实基础。后期茅箭区林业局会继续加强古树普查工作,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积极探索名木古树资源与学校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发展模式,让古树焕发新活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秦道国、李镇海)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