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车水马龙”节升级版启幕广东省南庄打造湾区文旅新标杆

2025年09月06日 16:49:23

9月5日,2025环两江先行区·中国南庄第三届“车水马龙”节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圆满举行。

图片1.png

本届“车水马龙”节将于9月20日至10月8日盛大举办,以“突破、融合、盛宴”为核心主题,实现全方位迭代升级。活动将深度融合“环两江”元素,通过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的多维联动,打造一场全民共享、具有鲜明岭南水乡特色的嘉年华,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领域的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车水马龙”节已被正式纳入2025年市环两江先行区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宣传工作计划,彰显其作为区域文旅盛会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

突破性创新:构建全域文体消费新格局

作为佛山市禅城区纳入环两江先行区的唯一镇街,又是“四山两江”文旅精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庄镇依托区位优势,在赛制、规模、消费场景三大维度实现系统性突破:

技术门槛逐年提高:打造专业化龙舟竞技平台。今年赛事重磅推出“全镇联赛”体系,创新构建“村居分站赛+镇域总决赛”双轨模式。全年70余场龙舟草艇赛事轮番上演,较去年激增 75%,实现“月月有赛事”的全年热度。镇域总决赛更是汇聚249支参赛队伍,其中17%来自大湾区,广州、江门、香港等地的“过江龙”战队强势加盟,与本土精锐展开激烈角逐。专业裁判团队执裁、标准化赛道设置、实时数据监测等举措,全方位提升赛事专业度,赛事口号 “南庄龙舟全年无休” 响亮提出,以赛代练的机制激励各支队伍积极备赛,总决赛有望呈现“高手过招、巅峰对决”的精彩盛况。

图片2.png

赛事规模与奖励双升级:点燃湾区龙舟新热潮。赛事规模与奖励机制双创新高,自报名启动以来,249支队伍踊跃参与,较去年增长17%,参赛队伍总数再创纪录。赛事覆盖范围从本土村居延伸至大湾区,而且汇集了环两江先行区12个镇街共支参赛队伍,是全市首个集聚环两江先行区所有镇街的大型龙舟赛,本届比赛更是创新设置男女混合组别,打破性别壁垒,展现新时代体育精神的包容性与活力。

图片3.png

为激发参赛热情,本届赛事奖金奖品规模再度加码,奖金奖品从去年的“666”升级成“777”,超250只烧猪(总重超7吨)作为奖励,延续“烧猪开路,光宗耀祖”的民俗传统,酒水、饮品超700箱,确保赛事搏到尽、饮到酣,赛事总奖金突破70万元,同时增设多个奖项包括“活力团队奖”“先锋领航奖”“男女混合组奖”“赛龙夺锦奖”优秀组织奖”等,充分激发参赛运动员的积极性。发布会现场举行了2025中国南庄第十六届五人龙舟赛捐赠礼品仪式。

图片4.png

消费升级与产业赋能双轮驱动:重构文商旅消费新生态。

10月1-4日举办的汽车欢乐购将释放政策红利,叠加车企促销与“杀价帮”专属服务,同步打造试驾体验区、露营休闲区等多元场景,并创新设置“车水马龙”节打卡区、友趣交友区等五大主题区,实现“逛展+深度体验”的场景革命。在此基础上,活动通过“车华盛汇悦见新享”主题展会,推动汽车文化与陶艺、水乡美食、民俗体验深度融合——既有小赛车手大赛、主播宠粉福利等年轻化互动,也有陶艺DIY、水乡美食烹饪大赛等在地文化体验,形成“美食+文旅+社交+产业”的全链条消费生态,让市民游客在赏车购车的同时,深度感受南庄“千年佛山烟火岭南”的城市魅力。

沉浸式融合:打造“四维一体”文旅体验

节庆期间将呈现三大融合亮点,构建“可赏、可玩、可品、可购”的全维度体验体系:

本次“车水马龙”节的水乡游项目重点推出南庄镇都市田园融合发展片区旅游线路,该片区是由环两江中的北江沿岸紫洞、紫南、南庄、罗南、湖涌等5条典型村以及绿岛湖组成,旅游线路共36个特色节点打破区域界限串珠成链组成,并以水为主导的美丽乡村走廊,线路涵盖历史文化、水乡特色、滨水休闲、艺术体验等多元体验。同时,根据不同群体和瞄准微度假,创新推出“一日精品游”和“两日深度游”的线路。线路主要呈现亲近自然(邂逅都市鹭鸟天堂);体验非遗(欣赏三人草艇竞逐);追寻历史(传承罗登贤革命精神);见证蝶变(探秘紫南乡村振兴之路);品味生活(走进龙湾滨水活力区露营、骑行、赏烟火);传承技艺(开启探花故里藤编旅程)和点燃活力(畅玩水梦湾桨板冲浪)等场景,实现让群众一家大小可以利用周六日可以畅游诗画南庄,乐享田园精彩!

图片5.png

除了都市田园融合发展旅游线路外,还发布都市田园融合发展片区美食住宿地图,涵盖22家特色餐馆、8家网红轻食和11家优质酒店,让群众不仅可以畅游南庄还可以畅尝南庄美食。配套推出的“车水马龙”节打卡区、友趣交友区等五大主题区,实现“逛展+深度体验”的场景革命。特别设置的陶艺DIY体验、水乡美食烹饪大赛、非遗技艺展示等配套活动,形成“美食+文旅+社交+产业”的消费新生态。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上元舞火龙这一省级非遗项目正以创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全新IP形象“元小龙”的问世,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为古老的文化遗产注入了青春活力。“元小龙”以其可爱的形象、绚丽夺目的色彩,迅速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焦点,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重要桥梁,也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上元舞火龙文化展览馆的持续升级,则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又一力作。馆内精心设置的文化展示区将向游客群众展示舞火龙的历史起源;而VR技术的应用,更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时舞火龙的盛大场景之中,深度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温度。非遗传承人工作坊的成立,更是将“非遗+新媒体+体验课”的创新模式推向了高潮。在这里,传承人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导游客制作简单的火龙道具,让游客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同时,工作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将现场的欢乐氛围传递给更多未能亲临现场的人们,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互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强了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更让他们成为非遗传播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全维度盛宴:塑造湾区文旅超级IP

作为南庄镇重点打造的文商旅IP,本届节庆呈现三大特色亮点:

赛事盛典:打造湾区龙舟新标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匠心打造、倾情操刀的“车水马龙杯”,以48厘米挺拔高度寓意南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19厘米杯身凝结“长长久久”的美好期许。杯顶以立体浮雕镌刻十八艘劈波斩浪的龙舟,每一道弧线都流淌着南庄十八村“同舟共济”的精神血脉;鎏金纹路间,龙舟竞渡的喧腾气象被定格成永恒,赋予乡土联结与匠人精诚双重文化注解。

中段360°环绕式水波纹把手,犹如岭南水乡千年水系的血脉延伸,波浪纹路暗合吉利河的粼粼波光;把手与杯身衔接处,“车水马龙”篆刻印章若隐若现,与基座“魅力水乡·中国南庄”的鎏金牌匾遥相呼应。最引人注目的是杯底雕刻的历届赛事名录——镌刻的不仅是冠军村名与年份,更是一部南庄龙舟文化的奋进史。

整座奖杯以金属为纸、以技艺为笔,在方寸之间熔铸传统与现代,既是体育精神的至高褒奖,更是一件镌刻着水乡基因的文化瑰宝。

消费盛宴:引爆假日经济新动能。届时环两江先行区的北江河岸以及吉利河畔将呈现百艘共渡吉利河,千人共享龙船饭,万人共赏烟花会的壮丽场景。南庄凤韵喜盈门(寓意吉祥如意)、龙门鲜蒸趸鱼跃(象征年年有余)、龙舟破浪九节红(代表鸿运当头)等龙舟宴创意菜式,巧妙融合水乡物产与节庆文化,既展现“一盅两件”的广府饮食精髓,又暗含“鱼跃龙门”的美好祈愿,让市民群众在味蕾盛宴中感受南庄魅力水乡的烟火气。

图片6.png

更令人期待的是,购车补贴、家电焕新、景区折扣、美食优惠等惠民福利贯穿全程——看车时能领补贴优惠,挑家电可享以旧换新补贴,逛景区直接刷活动码打折,吃美食时可以享受优惠福利;而龙湾夜市早已备好“双重惊喜”,一边是各式精品小吃的甜香,一边是数字文创的精致,让“白天看龙舟、晚上吃夜宵”的体验无缝衔接。这场融合竞技、美食、消费的年度盛典,正以最鲜活的方式,把南庄“千年水乡”的烟火气酿成湾区文旅的新味道。

城市品牌:擦亮岭南水乡新名片。通过“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城市IP的在地化演绎,展现南庄从传统龙舟赛事到现代文旅嘉年华的蜕变。2024年第二届节庆拉动9月零售餐饮数据增长14.01%、6.74%,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本届节庆将进一步强化“车水马龙”作为大湾区文旅新地标的品牌认知。

“车水马龙时刻”塑造湾区文旅超级IP,展现南庄独特魅力

2025年第三届“车水马龙”节将以“车”“水”“马”“龙”为纽带,串联环两江滨水风光与“四山两江”文旅资源,深入挖掘“千年佛山・烟火岭南”文化内涵,通过传统与现代碰撞、文旅与产业融合,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助力佛山建设“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

三年初心扎根,今朝再启新章。从传统龙舟赛事升级为独具岭南特色的“车水马龙”节,再到“车水马龙时刻”,中国南庄“车水马龙”节以“突破”拓新局、“融合”促协同、“盛宴”聚民心。今年是“车水马龙”节的第三年,适逢“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也是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相信第三年的“车水马龙”节将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图片7.png

站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新起点,南庄正以水为卷、以文为笔,绘就“人文味浓、生态宜居、产业向新”的现代化活力新城新图景,让全球看见非遗民俗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让游客感受绿水青山间的诗意栖居,让投资者见证传统产业与新兴动能融合迸发的无限潜力。(冯艺之)

责任编辑:朱兵
  • 龙舟
  • 赛龙舟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