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巩静)9月4日,2025首届数据资产分类计量计价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产学研各界的数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聚焦计量、探索路径”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共同为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数据资产分类计量计价“数元”体系,以及探索破解数据资产确权难、计量难、流通难之路,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共助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文煊(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文物中心国文煊公司”)、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文交所”)、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企华公司”)联合主办,北京中企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华大数据公司”)承办。
中国文物中心国文煊公司副总经理陆守东表示,国内多数博物馆已完成核心藏品的数字化建设,但文物数据转化为可流通文化数据资产仍面临非标性强、价值维度多、权属难界定等困难。基于此,建立相关分类计量计价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可推动微授权等灵活交易方式激活资产潜力,为文化产业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市场化繁荣奠定基础。
上海文交所总经理娄金洋表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要主动对接企业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和多元化转化需求,重点聚焦数据资产确权登记、计量计价、标准制定、交易流转等痛点难点,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加快推动数据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价值化进程。下一步,上海文交所将深入贯彻国家数字化战略,积极发挥国家级交易平台功能,不断深化与资产评估、会计、法律等专业机构合作,加快打造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的数据资产服务生态,持续赋能规范、协同、高效的数据交易大市场建设。
中企华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权忠光指出,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元”的提出,是数据资产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对数据要素发展的一次积极贡献。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完善“数元”体系,为数据资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企华大数据公司总经理李永刚系统介绍了会议背景及《数据资产计量发展历程及挑战》《数据资产分类计量计价规范》《数据资产基础类创始名录》(初稿)等会议材料的核心内容。他指出,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资产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其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确权难、计量难、流通难等核心挑战,问题的本质在于标准体系的系统性缺失。为此,公司创新性提出构建“数元”体系这一数据资产标准化解决方案,系统涵盖分类规范、计量标准、计价机制、质量管控体系、基础类创建者权益分配规则及监管争议处理细则等核心环节,着力破解数据资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痛点。作为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全行业的标准化框架,“数元”体系的落地实施将产生深远影响:深度驱动数据资产计量与管理模式变革,有效赋能行业应用创新与科学决策,有力促进跨行业协同融合,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据供需格局正呈现显著的动态演变特征——供给端将向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方向延伸,数据体量与维度持续拓展;需求端将向多场景深度应用升级,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需求日益旺盛。鉴于此,“数元”标准体系建设需紧密跟踪政策导向与技术演进动态,持续深化研究迭代——既要精准适配当前数据资产化进程与合规监管的现实需求,又要前瞻布局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保持标准体系与实践需求的良性互动。这种对适配性与前瞻性的双重追求,将持续为数据要素规范流通筑牢标准底座,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对数据资产分类计量计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他们充分肯定了“数元”的创新性和重要意义,认为“数元”的提出为数据资产计量与流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李小荣指出,培育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发展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数据价值评估的复杂性、标准体系的滞后性,已成为制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障碍。数据资产计量是一项涉及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组织等多方联动、凝聚合力。本次研讨会在凝聚共识、深化探索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数据计量体系构建迈出了坚实一步,将助力中国特色数字产业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江晶晶指出,数据资产分类计量计价等操作对国家经济安全意义重大。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安全治理体系亟待完善。事实上,“数元”体系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思路,这一思路聚焦数据要素的规范化、可计量、可流通目标,通过建立统一的分类、计量、质量等标准,破解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流通应用的核心难题。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肖翔指出,数据是驱动经济增长与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文化数据资产化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面临的新机遇,需从强化意识、制定专属标准、创新会计计量及评估方法等七方面协同推进,为相关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广芝指出,“数元”体系兼具创新性与实践价值,其紧密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提升数据要素管理效能、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鉴于该体系已实现全行业门类的覆盖能力,建议以总体框架为引领,优先在基础扎实、应用成熟的重点行业开展先行先试,通过成熟经验的积累与复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拓展,形成渐进式推进路径,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更坚实的标准化支撑。
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文博领域管理与信息化资深专家姚兆指出,“数元”体系今日首次正式面向公众亮相,标志着数据资产标准化建设迈入全新发展阶段。本次汇编的文件资料,是为研讨会提供的会议文件,希望成为研讨会后集中呈现的共同成果,也是数据资产领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探索。我们期望“数元”体系能为政府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参考,推动各方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完善数据资产治理体系,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陈蕾、新华网数字经济事业中心总监任燚、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监事汪智等与会专家,围绕“数元”体系分别从学术研究、标准实践、企业运营等多元维度提出专业建议,为体系优化完善提供了多视角思考。
权忠光作总结陈词时表示,“数元”体系正式开启数据资产计量计价的新纪元。他特别强调,“数元”研究之所以兼具创新性与现实意义,正源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而这一进程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深度指导与支持。目前,“数元”体系正聚焦在成熟的应用场景下推进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可靠、适用、可操作的规范框架。值得关注的是,该体系通过标准化手段可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国有资产科学化、规范化评估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此次研讨会是数据资产领域的一次重要活动,对于推动数据资产市场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各界对“数元”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数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开启数据资产计量与流通的新时代。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