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叶中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为主线,搭建起覆盖能源保障、管线感知、城市照明和环境卫生四大板块的专题展区,汇聚20余家企业,集中呈现人工智能与高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照明展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谢雨含供图
展区中,18台智能回收机成为关注焦点。它们分布于各展馆入口及志愿服务站周边,以“扫码投递、实时返现”的便捷模式,吸引大量观众现场体验。这些设备由“爱回收”运营,不仅支持纸类、塑料、金属和织物等全品类回收,还能对塑料餐盒、泡沫等低值可回收物进行有偿回收,以“0.6元/公斤+随机红包”即时结算至用户微信,显著提升了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观众正在体验位于7号展馆门口的“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谢雨含供图
目前,该型智能回收机已在北京市960个小区投放2106台,日回收量达150吨,累计投递次数超420万次、总重量达1.1万吨。其背后是一套全程数字化的“点-站-场”闭环回收体系:从投递、中转至分拣,每个回收包裹均拥有唯一识别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经分拣中心精细分类为80多个品类后,再销售至下游资源化企业,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展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谢雨含供图
此外,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展出的其它板块同样科技感十足:能源区呈现虚拟电厂、全固态电池换电等低碳技术;管线感知区推出“太空-地上-地下”三位一体监测系统;照明区展出节能改造与智慧控光成果;环卫区则集中推出AI焚烧、无人环卫车等新模式,全面勾勒出智慧城市管理的未来图景。
“京环小鲸灵”智能清扫机器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谢雨含供图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全市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已从3000余吨增长至7400余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推广智能回收机和“一袋式”回收等便民模式,构建“收、运、拣”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推动垃圾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北京燃气集团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精灵”。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宣教中心谢雨含供图
通过本次服贸会,北京市不仅展示了城市管理领域的前沿科技,更体现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城市韧性的坚定决心。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