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上海9月12日电(记者王迪)9月11日,中冶宝钢三款“新能源”电驱无轨化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成功发车,标志着“中冶重机”品牌冶金物流装备实现了“绿色化、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
此次发车的三款共7台无轨化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包括:2台120吨整体式电动抱罐车、4台120吨电动渣罐运输车及1台80吨铰接式电动抱罐车。这是中冶宝钢响应“双碳”目标的标志性成果。三款新能源特种车辆投入现场使用后,将有效解决冶金渣处理运输环节的效率与环保痛点,彰显中冶宝钢响应“双碳”目标责任担当。
中冶宝钢项目研发团队以“结构创新、电机直驱、动能回收、高压安全互锁”为核心技术架构,实现了续航能力、作业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的质的飞跃:120吨电动抱罐车的整体式车架结构和四电机独立驱动系统,不仅实现了动力系统完全国产化替代,更让抱罐车重载运输如履平地;120吨电动渣罐运输车创新应用单轴线牵引驱动+整体旋转顶盖系统,大幅提升高温渣料运输的安全环保;80吨铰接式电动抱罐车则通过快速充电与电池更换双模式,解决了新能源装备在连续作业中的续航焦虑。
中冶宝钢重机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徐旭文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研发团队根据行业内客户的特点及需求专门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到实地测绘,了解企业客户相应的规划布局及具体需求,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与客户多次沟通,再反复验证,确保产品能精准匹配其运输流程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冶宝钢重机分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耿会良表示:“我们设计不同的车型,更多地从客户角度出发,并结合我们深厚的行业经验与先进的研发技术,帮助客户降本增效,这不仅为我们的产品赢得口碑,也打开了市场。”
中冶宝钢重机分公司经理助理刘峰从市场拓展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公司取得的诸多成果。“行业的绿色智能化转型是当下的趋势,我们相应设计生产的产品也要顺应行业的整体变化,尤其海外客户对产品要求较高,这也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智造'走向全球,同时也将绿色智能的理念更好地应用到运输设计各环节、全过程。”
据悉,三款车辆的技术突破将为冶金企业物流运输带来显著的环保效益:运输环节实现“零碳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00吨,电耗成本仅为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维护成本降低40%以上,为“零碳”生产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冶宝钢持续深耕绿色技术创新,深化产品研发,聚焦电驱动、智能网联、轻量化等核心技术,扩充新能源产品线,推动冶金大物流装备“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高效化”迈上新台阶。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