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2025年09月15日 18:47:14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胡安华

中国城市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胡安华)9月13日,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交流活动在殷墟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以“文字联通世界”为主题,中外嘉宾齐聚洹畔,携手开启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时代新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敏,非盟经社文化理事会主席路易斯·西索科,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致辞。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董良鸿主持。image.png

陆慷在致辞中指出,殷墟甲骨文是读懂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读懂中华文明,正是读懂当代中国的关键所在。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美美与共、天下为公的理念,为维护全球共同安全、推动全球发展合作、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深厚底蕴与智慧支撑。当前国际形势下,文明交流互鉴对促进相互理解信任、破解文明隔阂、化解冲突矛盾的作用愈显突出。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打造“品味中国·地方时刻”品牌活动,为推动民间主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中联部和中促会愿支持安阳构建多层次国际交流网络,拓展多领域合作渠道,共同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image.png

张敏表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认真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面落实倡议中的“六个坚持”理念原则,持续深化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合作走深走实。河南将在中联部的指导下,与国际民间社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落实四大全球倡议,在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心相通中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未来。

image.png

“在这里,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现代生活的节奏交相辉映,古老文明与当代社会隔空对话。”非盟经社文化理事会主席路易斯・西索科说,河南深厚的历史记忆提醒着人们,贸易路线、朝圣之路与学术交流早已将人类社会紧密相连。

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盛赞甲骨文的划时代意义。他说,三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龟甲兽骨上镌刻甲骨文,以符号记录自然之奇、承载文明之核。如今,这份智慧依然鲜活,文明的延续性印证了人类对文明对话、共同进步的追求从未停歇。

袁家健代表安阳向莅临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安阳着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以甲骨文为纽带,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推进开放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袁家健表示,安阳愿与国际民间社会携手,开展广泛深入的务实合作,让甲骨文成为联结世界的文化符号,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英国驻武汉领事馆副总领事柯睿哲,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文勇,河南省委外办副主任孙兆敏,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楚小龙,市领导祝振玲、薛崇林、马红宾、薛文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等出席活动。

image.png

在主题展示环节,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令人瞩目。甲骨文、青铜器等安阳元素在AI的创作下栩栩如生,揭示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未来融合之道,而活动中另一大亮点,则是《周易》与四大全球倡议的巧妙联结。

活动中,由志愿者扮演的 “周文王” 联合留学生演绎《周易》与四大全球倡议。《周易》中的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对应全球发展倡议,“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对应全球安全倡议,“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对应全球文明倡议,《周易》的阴阳流转对应全球治理倡议,这样的文化演绎,也让嘉宾们对安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责任编辑:乔妙妙
  • 文明发展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